农村寄宿制中学家校合作教育研究

2020-01-14 12:44胡燕瑜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寄宿制家校中学

胡燕瑜

一、农村寄宿制中学家校合作必要性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效果

1.价值观的传递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文化层次、价值理念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发展,而且对他们的人生认识,道德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虽然家庭在长久的发展中不断吸取着时代的精神和特色,但它毕竟有着历史的渊源,这种渊源是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聚了家庭成员引以为豪和刻意弘扬的优秀传统,其中家风便是这些传统的典型例子。透过它,父母将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等传给子女,继而子承父业,世代相承,这便是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观传递作用。在很多生活中道德问题的教育虽然是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共同问题,但是作为学生单个主体来说,道德的标准不是课本上的道德,而是家庭允许的标准。一些学生存在价值观上的偏差,其实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2.精神上的支持者,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家庭是人心灵的避风港,是心灵的力量源泉。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寄宿制的中学生,比非寄宿生将承受更多挫折和无奈,这时家庭教育的精神支柱作用将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给他们以慰藉和力量,让他们人生的道路走得更远更稳。

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始于血缘关系,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可比拟的,而这一优势,使父母与子女间相互信任、和谐,父母的行为也会渐渐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在某中学的调查问卷你觉得你的行为更加符合父母的要求还是老师的要求时,70%选择了父母, 30%选择了老师,可见,中学寄宿生步入青春期叛逆期的时候虽然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但其道德观的形成,主要受家庭的影响和制约。

(二)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发挥优势互补之效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中父母对子女、长者对幼者实施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确定的教育者,在专门的机构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虽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在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它们的合作才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是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农村寄宿中学学生自身成长特点,决定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二是确定共同的培养目标,三是面對共同的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即身心尚未成熟,具有明显发展特征、具有主体性的个体。

二、寄宿制中学家校合作教育对策

(一)实现方式上注意多样化、实效性、提高家长的积极性

采取多方位的手段争取和家长更多的沟通,我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1.定时召开家长会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行家长会,时间固定在学期初、期中考试之后以及学期末。学期初的家长会主要由班主任列出本学期详细计划,

反馈学习生活中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之处,并对日常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做出相应的指导,明确家长的职责。在学期末的家长会,主要由班主任对家长的密切配合表示感谢,总结本学期家校合作情况,对寒、暑假生活提出建议和指导,强调一系列需要注意的事项。

2.教师定时家访

因学生为寄宿制,且教师平时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家访这一行有效的家校合作形式在农村寄宿制中学渐渐淡化甚至不被使用。教师家访的主要目的是沟通彼此的教育理念,商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这也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最好时机,在此时教师能够更好的对个别家庭提出更有力的、更贴切的指导方法,同时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对学生进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3.推行“家校通”

因寄宿制中学生家长多为在外务工人员,家长会并不是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家校通”主要是以手机及网上留言的方式将学校即将举行的重大活动及学生每周在校学习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对出现在学生身上的种种问题告知家长,和家长商议解决的方法,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共同督促和教育学生。

(二)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平等融洽的合作关系

1.学校建立有益且友善的环境

让农村的家长在进入校园中没有自卑和怯弱感,积极投入到家校合作教育中来。通过笔者调查及自身感受来看,虽然农村中学寄宿生的家长居住农村,普遍学历不高,且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但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此,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肯定,让家长树立信心,以更积极的心态加入家校合作教育中来,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校充分的信任。

2.学校与家长保持长期且双向的沟通,做到平等互利互惠

保持各种政策项目的公开性、公正性,让家长随时加入学校和家庭合作管理中来。

3.学校要与所有家庭建立合作关系,而不是仅针对便于联系的家庭

对于父母在家情况的问题,62%的学生选择了父母在外务工,10%的学生选择了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在家,28%的学生选择了父母双双在家。从中可以得出许多家长难以联系到,这就需要学校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时候,登记家庭联系方式,实现家校合作教育不缺、不漏。

(三)建立家校长期合作的机制

一是在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家长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对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效地决策人员,并且逐步健全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保障其在课程实施中应有的监督权、决策权等等。

二是设立专门的家长接待日,学校广邀家长走进校门,深入课堂,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更新对学校的认识,使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学校广开言路,积极动员家长为学校的建设献计献策。

结语:

家校合作教育是当今最有效地教育模式,而笔者在农村寄宿制中学的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家校合作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校合作教育将更加的完善,更加有助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寄宿制家校中学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