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业技巧

2020-01-14 12:44刘光武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布置课外物理

刘光武

接触新教材、运用新教法,我们有许多的困感,其中对物理作业的布置就是其中之一,书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动笔的少了,动手的多了,与老教材相比有诸多不同,通过近几个月探讨,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传统作业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封闭僵化,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的方法、手段也很单一,强调死记硬背、重复模仿和机械训练,而学生的困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忽略。传统的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统一化、规范化的倾向,使作业千篇一律、工整规范,极具欣赏性,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批改作业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手段,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诊断,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搞题海战术,学生陷入题海深渊,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只好抄袭作业、教师自己则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上当受骗”批改作业,没有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法,更新观念。此外,教师用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完作业,学生拿到作业本只不过是随便一看,有的甚至看都不看,根本不分析存在的问题,更不愿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这样就使教师的诊断作用被误导,这种“教的补充和强化”作业,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新课程下物理作业的探索

1.小制作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制作就是贯彻这种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具体体现。如果说以前的题目与作业让学生感到物理枯燥没有意思的话,则小制作这种新的物理作业形式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如在学过声音发生原理和特性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件课外小制作,要求每人利用身边的器材制作一件能弹出七个音以上的小乐器,有的同学是用笔简、棉签做的口哨,当棉签在笔筒里上下滑动时就能吹出不同的声音:有的是利用橡皮筋制成的吉它;有的是用竹子削制成的笛子,有的用七根长短不同的竹筒做成排筲,还有的用一次性杯子做成土电话:学习了光的传播以后,让学生制作了针孔照相机,潜望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学习了热现象以后,让学生制作各种温度计……,原本以为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看,真是让我们老师大开眼界。同学们在小制作活动中不仅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2.探索实验

把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或无法完成的实验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同学们自己去探索和验证,既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提高了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对课堂知识有一个补充和巩固的作用。学生还能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如我给学生课外布置了探究颜料的混合情况,学生不仅认识了颜料的三原色,还发现使用相同的三原色颜料、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颜色了不一樣,从而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16色笔和更多颜色的笔了。

3.课外调查

对于未知的知识,除了课堂学习外,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外调查。以往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完全自己不会学习,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本,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学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会学习的人,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布置课外调查作业,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方法和能力和提高。如在学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以后,我就结合教材给学生布置了助听器是怎样让我们听到声音的调查报告。有的同学是问营业员、有的同学是打电话问技术员、有同学是上网查资料、还有的同学则是聚在一起拆开助听器来研究等等。虽然完成的是一篇调查报告,但学生从中得到的却是更多。

4.科学论文

以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见解,要求他们写论文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在研究性学习之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对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完全可能依照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去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写出一定认识水平的文章。因此,把和学论文作为一项新的物理作业,既是我们对作业内容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我们课改成果的一检验。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传播之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无声的世界”,学习了看不见的光以后,让学生写有关臭氧层的文章,通过老师作示范,同学参考模仿,然后查阅相关资源,同学们写出了一些较好的文章,还有的同学以“假若世上没有光”为题写成了论文。可见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模仿的过程,更是自主探索研究的过程。

5.物理小报

八年级学生所学知识有限,让他们办报好象也不行,但办报是他们查阅筛选资源,对知识再温故的过程,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宏观调控能力,审美能力等,通过儿次试验,效果很好。

6.常规作业

也就是做在练习本上的作业,这一项也必术可少,它可以起到对双基的落实,老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等,大有好处。不过也可以变化,如:以小纸条的形式。这一项与我们课改前布置的物理作业比较类似,但要注意量的把握,不可过多。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课改的路才开始,“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本人愿意与广大同仁一起将新课程下的物理作业探索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布置课外物理
留言板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特别号都有了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取经之路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