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班级文化,提升德育质量

2020-01-18 05:11何文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德育教育小学生

何文

【摘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课堂教学工作,并联系社会生活,构建以班级文化建设,来发展德育教育的模式,使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学习知识,更包括学会做人做事以及自身的道德水平。因此,在班级文化的塑造上,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习要竭尽全力,踏实奋斗;做人要真诚友善,积极向上。老师以身作则,学生严于律己,一步一个脚印,在班里形成踏实做事,认真做人的班风。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生;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构建班级文化,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小学生日后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构建班级文化,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应团结进取、互帮互助,班级就是大家庭。在平日的管理中,要让学生意识到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品行良好,那么我们班级才算好,才能起到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达到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为了争取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我做了两个方面的尝试。一方面是许愿墙:在教室后面黑板下方作为许愿墙的区域,贴上“许愿墙”标志;引导学生拟定一个学年的努力目标,每个学生都贴上自己的愿望,愿望中既包括成绩目标,也包括成长的其它方面。另一方面是班级星:在教室两侧墙上设置3个区域,贴上 “学霸星”“进步星”“人品星”标志,每学期评选出在三个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分别获得称号;对于获得称号的学生,拍纪念照,贴在相应区域公开展示。以上两个方面,既激发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也塑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让教室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班级环境要洁美。我常说,班级是小家,每个人都是家里的小主人,小主人要打扫好自己的区域,把“小家”收拾得整洁,这样,学习起来才会身心愉悦。班级公约要遵守。班级公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推出,老师修改把关,一致通过后,张贴于班级内,人人须遵守。看似普通的班级公约,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是班级文化的“硬核塑造”。班级规划要长远。不管是班级常规管理,还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都要有长远目光,踏实耐心地向着目标坚定前行。相信我们的用心经营、用情灌溉,终会创造无限美好。一个有爱又和谐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因此我特别注重布置有爱的班级文化环境。我会引导孩子们自己讨论并购买他们喜欢的班级装饰品。于是,班级阅读角、学习园地、班级荣誉榜、励志标语、班级窗花、卫生角、绿植渐渐地布满了教室的角落。各种各样的装饰品买回来之后,孩子们一有空就开始装饰班级,有些甚至自愿放学后留下来装饰班级。等到班级文化氛围布置完毕后,孩子们总是会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班级环境,让爱心传递。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做到班风,教风,学风,三足鼎立

班级文化包含学生的价值观念、集体意识、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班风是形成班级文化的前提,优秀的教风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基础。教师要用爱去塑造孩子,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在日常教学以及开展班级活动中,要从细节入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主动地影响、创建班级学风。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现在的孩子,多数在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如何让习惯了被人照顾的孩子们也能学着照顾他人呢?在班级中要有意识地构建“让我来”的志愿文化,利用班风,教风和学风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今天的某位值日生因病请假了,谁来帮他做值日?某某同学做题遇到了困难,哪位小老师来帮帮他?图书馆说咱们班订购的报纸到了,有大力士去搬回来吗?面对这些问题,要培养班级的孩子积极地喊出“让我来!”这是一声志愿服务的呼喊,更是一段以班为家的心聲。班级的这条大绳,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让我来”中越拧越紧了,班级文化在一句一句的让我来中得到凝聚。“让自己成为一个能给大家带来幸福的人”这既是我们的班级理念,也是我们全班师生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们班有一种积分制度,我们把它成为“班级贡献积分”,班级中各项荣誉的评选都是基于这个分数进行考评。为了鼓励这种为班级做贡献的激情,我每月会举行一次全班抽奖,贡献积分高的同学将会得到额外的抽奖机会。

此外,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每个学期会私人购置一些书籍,在期末最后一次班级抽奖上让大家按抽到的序号自行选取。小小的班级贡献积分,让全班同学“名利兼收”,故此,每个同学都是一个能给大家带来幸福的人。努力营造主动参与的家校协同班级文化。家长课程:变消极邀请为积极参与。邀请家长主动地参与孩子学习生活中来,组织了“生活中的物理”“军事知识”“自助餐的学问”等主题讲课,不仅为孩子们开阔了视野,也无形中树立了家长的形象。亲子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成长。我和家委会成员一起组织了“21天零吼叫”“春天播下好学的种子”等活动,在亲子互动中促进双方更好地成长。

三、营造有特色的班级阅读文化,提高德育质量

一个充满书卷气的班级,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一直在全力营造有特色的班级阅读文化。整洁的图书角、每月定期漂流的图书、人手一本借书证,用配套的班级积分制度来激励学生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更便捷。每个假期,我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开学后举行“三国演义群英会”“我与《史记》的故事”等交流会和知识竞赛,让阅读更有激情。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创编班级手绘作文集,让学生的阅读成果通过写作的方式展示出来,让阅读更有价值。好的班级文化就是用最醒目的方式把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呈现在大家面前。荣誉墙。每周智慧之星,通过宣传、评选,将智慧之星的照片贴在墙上,并且附上我亲手撰写的“颁奖词”,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用80个左右的凝练的字集中体现。一面荣誉墙,就是学生努力的最好见证,每个上墙的孩子都收获自信和骄傲。通过将班级文化的建设,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小学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结束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环境做好针对性把握,突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引导小学生知道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使小学生对是非曲直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能够明白是非。通过把握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使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加强教书和育人进行结合,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小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美.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德育中的作用[J].科学教育. 2003(02)

[2]刘来喜.例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3(42)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德育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