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2020-01-18 18:53温冰雄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温冰雄

【摘要】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在2014年之后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年,国家教育部发文指出,以立德树人为理论,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并为此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然而,由于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核心素养的教学导向把握不准,以致于教学模式难于适应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范本,通过理论与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学术界对核心素养的定义都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基本相近。本文通过梳理不同学者的解释和定义,将小学语文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核心素养的理念:一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小学正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语感,并使其更多的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词汇系统,并顺利读懂各类文本;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大多偏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语文内容中丰富的叙事表达特点,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条理化的表达方式,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初步审美能力。通过语文内容中的优美文字和语言结构,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并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四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度语文知识内容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情,为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打下扎实的人文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以朗读训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标中在大量的通俗易懂的范文,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清晰、准确、流畅的示范朗读,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如何调整语速、如何抑扬顿挫,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染力。经过长期的朗读体验,学生的语感逐渐增强,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以五年级下册课文《桥》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老共产党员和他的儿子共同抗洪的故事,课文首段叙述的是山洪的威猛,在这一节的朗读教学中,教师须以急促的语速范读,接下来,课文对老共产党员的壮举进行描写,在这一段的朗读中,应该表现出坚定有力的语气,而到结尾处,是对抗洪牺牲者的祭奠,此处应语调放缓。通过教师不同节奏的范读,自然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憾,同时也能从事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情境教学法,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小学生作文常因内容空虚无力而苦恼,而通过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置于模拟真实环境的状态下,可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杨氏之子》的教学为例,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据此进行写作不同体裁的文本。

二、围绕思维发展与提升展开教学

1.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

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并不能直接给予标准答案,而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课文《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为例,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大段描写妈妈追赶调皮的雨来,对于这个凝问,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雨来是如何摆脱鬼子追赶的?不就是因为雨来聪明机灵吗,这在前文的妈妈追赶雨来的情节中就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启发,学生就会明白前文是后文的铺垫,从而求得凝问的解决答案。

2.运用探究教学法,鼓励思维发展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中,探究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共同探究。以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句子: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语句,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这句话具体表达了什么含义,学生的见解各不相同,由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其中的奥秘。

三、围绕审美鉴赏展开教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与其独特的文字之美散发出文化魅力,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其中的美学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巧用语境分析法,培养审美情操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审定而编入,这种经典之作值细细品味,需要教师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比如三年级的教材内容《荷花》,课文中有很多语境丰富的词语,描写荷花灵动的生长姿态,“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的一个‘冒’字,在整个语境中就具有一种文字的凝练美、形象美和意境美,通过教师根据全文内容的分析讲解,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妙用文本表演法,激发情感体验

教师可根据课文中的内容设置表演环节,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内容演绎出来,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比如在《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对话,形象直观的再现出文本中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陶罐蕴含的美感。

四、开展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了解与传承文化,是小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法,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以《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这一课文为例,这是五年级的教材内容,介绍的是清明节的来龙去脉及其具体内容,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都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为先人扫墓的思想意义,当然,还可以通过户外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墓前敬献花篮,在实地教学中中让学生体验到祭拜的庄重和严肃性。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根据新课标教改的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组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传承意愿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参考文献:

[1]謝雅芳.小学高年级语文语用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248-249.

[2]代久久.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有效提升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13):6-7.

[3]段兴芳.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20(04):10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