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2020-01-18 18:53杨彦军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杨彦军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是当前新课改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何做好课堂有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客观感知、理性分析视角,使小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点的有效学习及内化。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围绕教学实效性对教学对策进行创新,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实现数学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实效性

前言

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以小学生的学情为切入点,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对数学教学做好安排设计,让小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有效地引导,帮助小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体系,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学习和思考,突出规律性认知,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加深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对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做好培养及发展。

1围绕情境创设教学,对小学生做好教学启迪

启发式教学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小学生课堂中心地位,联系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使小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以加深数学知识点的理解[1]。情境创设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考虑到了数学学科抽象性强、知识系统化程度高的特点,关注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的展现,使小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对数学知识做好学习和理解,使数学知识教学成为有源之水,让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2]。

例如,联系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知识教学时,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通过利用情境创设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小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该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几分之几的概念认知上,一些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无法对该部分知识做好学习和理解。对此,在分数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化教学,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化教学展示,将一个圆形动态化的“平均分”,将其分为10分,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一。通过利用情境开展分数教学,使小学生用眼睛“看”,用脑去思考,对分数的由来、分数表达的内容、意义进行更加有效地理解。借助于情境教学引导的方式,使原本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使小学生弄懂、弄清数学知识的原理、内涵,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做好有效启迪,并为小学生日后学习及理解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2关注数学知识应用性,强化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有效,教师要从数学应用性视角入手,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运用,使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学科的意义进行深刻的认知。数学学科知识应用性的把握,应突出实践性教学,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思考,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对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予以把握,从而对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培养打下良好基础[3]。数学知识应用性的把握上,教师要注重将课堂交给小学生,设计一些调查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借助于这一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4]。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的时候,以“植树问题”教学为例。针对植树问题,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交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小学生制作学具,根据问题进行实践探索。通过“摆一摆”的方式,对植树的内容直观化地展现出来,以动手操作,使小学生对植树问题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做好培养及发展。这样一来,通过突出数学知识应用性,使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及发展,为小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为应试服务,注重突出小學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势,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以信息化教学,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学习和理解[5]。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中,以动态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让数学知识学习变得简单,方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融入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圆的周长”知识教学时,其中涉及到的一个关键知识点“π”,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圆的周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圆形”与“长方形”进行关联,使圆形转化为长方形,让小学生对圆的半径、π与长方形的长、宽做好结合,引导小学生推导出圆形面积公式S圆形=πr2。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使数学知识教学变得更加形象,使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资料,对数学知识进行追根溯源的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结束语

结合上面的分析来看,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做好创新,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把握数学规律,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地培养及发展。通过把握教学实效性,也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精彩、有效,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书美.多点启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新教育,2021(29):38-39.

[2]林艺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85-86.

[3]徐亮生.巧借课堂观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J].新课程,2021(20):147.

[4]梁宇红.基于小学数学学习特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J].文理导航(下旬),2020(06):17-18.

[5]王素花.整合生活课程资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读写算,2019(31):71.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