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客之前不叱狗

2020-03-03 02:38叶春雷
中外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与狗伎俩礼记

叶春雷

《礼记》中有句:“尊客之前不叱狗。”令人莞尔。经书,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古板,好玩的东西多着呢。这句话,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但细细玩味,却感觉正有无限烟云。《礼记》的核心自然是“礼”。没有读《礼记》之前,日子也就那么过。但接触了《礼记》之后,就感觉,从前的自己简直是一个野蛮人。按照《礼记》对礼的解释:“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懂得了“自卑而尊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文明人。

按照“尊客之前不叱狗”这一具体的守礼细则,我们就能想到,之所以在尊客之前不呵斥自己的狗,显然是害怕这一呵斥,让尊客多心,以为是在“指桑骂槐”。“尊客之前不叱狗”,显然不是从狗的角度考虑,从前的人处在严格的等级观念中,人尚且没有平等,更不可能让人与狗平等了。所以,《礼记》中的这一条,显然是从尊重人的角度提出的。这与《论语》中马厩失火,孔子先问伤人乎,不问马,道理是一样的。

儒家思想最优美的地方,就是处处为人着想。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己”之外有个“人”,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就不能光考虑自己,还要考虑身外那个人的感受。“尊客之前不叱狗”,显然就是在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没有尊客在前的时候,你也许可以大声呵斥自己的狗,甚至用脚踢一下。但只要尊客在前,你就要端庄起来,你的言行举止就要合乎“自卑而尊人”的礼的规范,不能只图嘴巴快活,而忽略与他人没有关系。《礼记》是要从源头上堵塞对他人伤害之可能,即使只是可能,也要堵塞住,这就表明儒家在尊重他人这方面,真是做得非常到位。所谓防患未然,实在了不起。

由此,我们可以适当延伸,譬如“尊客之前不叱孩子”,那就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客人好不容易上门,是要加深与你的交往,表达对你的敬意,你却在那里大声呵斥自己的孩子,显得好不耐烦,潜意识是要赶客人走吗?也许,这就无形中客人再也不敢上你的门了。

再适当延伸,“好友之前不妄评他人。”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自然可以无话不谈,但若涉及共同认识的第三人,就要谨慎。因为第三人不在面前,你对他妄加评论,就有背后说人坏话的嫌疑,这显然是对他人最大的伤害。当面批评人,有时还显得率真,但是背后批评人,即使批评得符合事实,也是要不得的,因为你剥夺了对方的知情权。之所以“尊客之前不叱狗”,就是防止人多心,现在你背后对人信口雌黄,就会授人以柄。

“尊客之前不叱狗”,这条准则真应该仔细认真领会。明白了其中的精义,我们说话,就绝不会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玩那些小聪明。有时,你自以为说话高明,把别人骂了还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像那个光着屁股、扬扬得意地走在大街上的皇帝一样。其实,你的那点小伎俩,别人已经一眼看穿,只是大家比较厚道,没有像童话中的那个孩子,把真相捅破罢了。

尊客之前,骂狗尚且要避免,若你明目张胆骂了人,还说自己是在骂狗。这样的卑鄙伎俩,就实在太下作了。

猜你喜欢
人与狗伎俩礼记
汪曾祺的小说“伎俩”
SOUNDS OF THE VILLAGE
揭穿调包伎俩
张银琳作品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三部关于狗的电影对比分析
文明
明星与狗狗 明人与狗狗
资金盘传销惯用包装伎俩和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