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控制

2020-03-17 09:34冯忠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

冯忠江

摘 要:目前,畜牧养殖疾病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讨论当下畜牧养殖业疫病多发的种种原因,提出加强防疫员专业素质、建设养殖设施、完善畜牧养殖管理制度以及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四项对策,从而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疫病防疫;养殖环境

畜牧业作为中国的传统行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衣、食方面的各种产品及原料,不可或缺。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生活物资的需求问题,提供了稳定的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疫病多发的问题暴露出来,成为行业的关键问题。

一、畜牧养殖业疫病多发原因

1.养殖从业人员防疫意识不足。畜牧养殖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差异较大,人才资源匮乏。从业人员往往对行业的了解不足,也没有经历关于动物疫病的预防知识培训。管理人员对于疫病风险认识不够,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做到对养殖区域的及时清洁,使得养殖区域内产生细菌繁衍的环境,进而产生疫病并在养殖区域扩散开来。

2.养殖环境落后。投资者对于资本的节省使养殖环境集中,养殖场建设的场地难以满足防疫工作的需求。养殖者对于场地的规划管理不到位,将生活区与养殖区混为一体,容易造成养殖环境的污染。养殖空间的不足使得疫病一旦发生,更加容易传染,加重疫情。各种养殖设施,如隔离舍的缺乏,也容易导致疫病的产生。

3.养殖管理科学性不足。管理人员对于如何科学养殖的理解不够,各种混养问题频繁出现,对养殖安全的危害极大。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到成本的影响,养殖管理难免出现环境恶劣,养殖过于集中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畜种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导致疫情的产生。

4.疫苗与疫病早期处理不到位。管理人员对疫苗的保存要求不了解,使得疫苗失去效果,从而增加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某些投资者在选择消毒与治疗药品时为追求经济利益,使用价格低廉不合标准的药物,甚至添加违禁物质,对长期的防疫工作起到恶劣的效果。某些药品的副作用未被加以重视而被滥用,也会对防疫工作起到反作用。疫病早期出现时管理人员发现不及时,或者药物选用不当导致疫病治疗不彻底,再加上拥挤的养殖空間,使得疫病极易扩散,最终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畜牧养殖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防疫员专业素质

首先在招聘防疫人员时,应选择相应专业的人员进行招聘,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在岗人员,建议从培训开始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对于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培训中应鼓励防疫人员多交流经验体会,或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防疫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防疫人员应该加强对于疫病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种疫病的特点、高发季节与区域、常用药品的使用等。对于防疫员应设立考察制度,来考验防疫员的专业知识,增强防疫员对于畜种养殖疫病的了解。通过考核,防疫员对于疫病的防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基层防疫员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养殖业才能更加有效的防控疫病。同时防疫员应该积极与养殖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提高防疫意识,普及防疫知识,从而从源头处阻止疫病的产生。

2.加强养殖设施建设

首先,养殖场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必须得到保证。养殖场应远离环境污染区域,同时必须留给畜种一定的生存空间,以避免狭小空间内疫病的快速传播。其次,养殖场内需要设立通风设施与保暖设施,以保证畜种良好的生存条件,减少环境条件变化对畜种产生的刺激,使畜种健康程度得到保障。最后,养殖场应设立消毒设施和严格的消毒流程,不仅保证畜种的饲养环境得到消毒,也要保证进出人员的消毒。同时,政府应重视对于养殖环境的监察管理,加大监察力度,防止大面积的疫情出现。监察者应提高对养殖设施的环境与空间要求,积极督促养殖管理人员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清洗、消毒,核查畜种的饲料、饮用水、疫苗是否过关,避免大范围的疫病产生。

3.完善畜牧养殖管理制度

养殖人员应使用合理的方式喂养,不同年龄的畜种要用不同方法进行喂养。对于畜种的饲料要认真配置,根据养殖的实际条件配置管理饲料。对于畜牧饲料商家应进行严格管理,对饲料的合格性设立更高的标准。饲养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咨询兽医专家,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问题。养殖过程中应定期通风并清理动物粪便,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将外来畜种引入养殖场时应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确认畜种没有感染疫病,方可引入养殖场进行养殖。严格管理畜牧场的消毒程序,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指定专门的消毒负责人对消毒情况进行核查,保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

4.做好检疫工作与防疫宣传

防疫机构应该进入养殖场,宣传疫病的危害,从而让养殖人员意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防疫机构应对养殖从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并且督促防疫工作的实际实施。例如消毒工作的展开要合理定制消毒流程,某些消毒药剂挥发性较强,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下使用,以确保其药效的发挥。养殖场设置的消毒池应每周更换药剂以提高其消毒效果。对于细菌容易滋生的区域应重点喷洒药剂,避免疫病加速传播。在疫病多发季节,应提前使用防疫药物,防患于未然,预防疫病的产生与传播。采用正确的防疫方法,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防疫程序,从而使防疫工作渗透到日常养殖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养殖场的整体防疫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畜牧业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下蓬勃发展,然而随着行业的规模扩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畜牧养殖疫病的多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应从多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防疫程序,从全方面做好防疫工作,尽可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畜牧业的安全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显权.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08):67+69.

[2]王莹,王华.关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动物保健,2018,20(02):65-66.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的预防管理
有机硒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防治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动物疫病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