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分析

2020-03-17 09:34马淑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林业建设

马淑英

摘 要:松树是造林过程中的物种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能够促进种植的稳定化,对于松树幼苗成活率的提升以及树苗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松树育苗准备工作、松树播种管理和松树育苗创新技术要领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进行探究,旨在促进松树育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林业建设;松树育苗技术;松树播种管理

松树与其他树种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实用价值加强,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保留水分,对于贫瘠的土地也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在林区改造以及城市绿化领域内,松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支持。为提高松树幼苗的成活率与品质,对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松树育苗准备工作

为促进松树种植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选择高质量树苗进行种植,并且以高新技术与科学手段为支持,合理培育松树幼苗,从而提高鱼苗质量,降低问题发生几率。松树育苗准备工作的开展,对于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1.育苗地选择。在松树育苗点选择过程中,应当确保土地松软,土层较厚,通风及排水效果应当良好。松树自身耐旱能力良好,但松树幼苗与成年松树相比,其在环境适应方面的能力较弱。因此在种植松树幼苗的过程中,所选择土壤应当肥沃,种植环境保持湿润,这就能够为松树幼苗的成长创造优良的条件。在整理松树育苗地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细致,做到深翻整平,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在育苗过程中,将过磷酸钙适量加入到配料中,实际用量为230kg/hm2,以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2.种子选择与处理。在采集松树种子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松树应当具有良好的长势,有着健康的形体,不可存在病虫害。在松树种子成熟8-11个月后,采集松树种子并进行规范种植。松树种子处理效果与松树品种选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储存松树种子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储存时间,一般情况下以采集当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为最佳储存时间,以免影响松树种子的品质。在筛选松树种子以后,将其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达到良好的储存质量。在播种松树种子之前,需要进行规范消毒,通过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松树种子,一般浸泡2h,之后通过温水浸泡,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为播种提供便利。

二、松树播种管理

1.播种。一般情况下在4-5月进行播种,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合理提前或者延后,保证松树播种日期选择的合理性。松树播种过程中,要明确种植等级与质量,对播种量进行合理控制,播种方式一般为开沟条式。在松树播种过程中,要保证沟直底平,沟宽度一般在5~7cm之间,沟深度一般为1.5cm,沟间距在15cm以上。松树播种一般采取手工播种方式,保证播种均匀,待播种完成后就土层进行覆盖,并及时压平。

2.防治鸟害和病虫害。在松树播种20~25d即可发芽,期间需要加大巡视力度,安排专门人员看护苗圃。可将防护网加盖于苗圃上以防止鸟害,但不可将树枝覆盖于其上,否则极易对松树幼苗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蚜虫、卷叶蛾等害虫,一般通过喷洒适量敌敌畏来进行防治。

3.加强灌溉与施肥。在松树播种管理阶段,需要加强灌溉与施肥,满足松树幼苗的生长需求。待松树苗木出齐后,通过小灌水方式来进行稳苗,但必须要控制好浇水量,一旦过度浇水会影响幼苗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导致幼苗生病。在苗木生长阶段,要密切关注苗木生长状况,积极施肥,以氮肥搭配磷肥,确保松树幼苗生长稳定。

三、林业建设中松树育苗创新技术要领

在林业建设中,为促进松树种植质量的不断提升,必须要掌握松树育苗创新技术要领,促进松树育苗技术实际运用价值的显著提升。在松树培育专家的多年研究下,松树育苗技术得以创新,松树容器培育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松树育苗过程中各项参数的优化,便于提升松树育苗质量,为林业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可靠支持。

1.苗圃确定。苗圃的选择必须要保证地区条件优良,有着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质,要保证地势平坦,不可存在污染。一般情况下,与造林地相接近是理想的苗圃地点,尤其是半阳坡地,这就能够确保幼苗生长所需的光照得到满足,保证温度适宜,促进松树幼苗的健康成活。

2.种子选择。在播种之前,以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松树种子进行消毒,持续3min,之后清洗干净,将松树种子倒入温水中,水温为50℃左右,于其中浸泡1d,及时清除憋种,选择良好的种子进行育苗。催芽时间为2~3d,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对种子湿润程度进行合理控制,確保满足播种要求,以顺利播种。

3.苗床期管理。在苗床期,要控制好浇水温度,确保与苗床内温度高度一致,以便进行合理喷浇。待播种完成后需要科学管理苗床,同时进行容器育苗追肥和浇水,以确保松树育苗达到良好的基础,便于加强松树育苗质量控制。一般在出现真叶后,通过0.1%尿素溶液进行喷洒,间隔为10d。

4.栽植管理。造林地应当具有良好的水肥条件,造林规划过程中所选择地应当集中连片,便于商品林基地的形成。苗木出圃后续分级装好,苗梢不可受到损伤,栽植需及时,若无法及时栽植完毕,需将其置于庇荫部位,以免影响栽植效果。栽植过程中,于坑底斜面上部合理位置挖坑,确保稍大于营养钵,于其内放入容器苗,将细土填于周围,通过脚踩严实,控制好栽植深度,一般容器袋顶部深度坑面1cm为最佳,以确保幼苗具备优良的成活条件,避免受到雨水冲淤而影响其生长状态。造林当年秋季加强抚育,待幼林基本郁闭后即可停止抚育。

四、结语

为促进生态环境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必须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松树育苗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松树育苗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树苗成活率的提升,保证树苗品质与适应性,将生长周期减少,保障松树树苗供应的稳定性,为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薛建宏.松树营林育苗技术及其种植方法[J].乡村科技,2019(27):76-77.

[2]宋嵬佶.浅谈松树育苗技术的创新[J].新农业,2019(16):42.

[3]党丽娜.松树营林育苗技术与种植方法[J].江西农业,2017(21):78.

[4]海先荣.松树育苗与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06):207.

猜你喜欢
林业建设
林业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方案探索
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
讨论林业建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性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陕北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