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sprosi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0-03-22 05:02黄庆先胡文超何兰杰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蛋白激酶视网膜胰岛素

黄庆先 胡文超 何兰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内分泌科 26603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发展中国家致盲的首要因素,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异常、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眼内血管增殖[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发病机制并不是很明确。研究发现,高血糖在视网膜血管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代谢通路,包括多元醇、糖基化终末产物、蛋白激酶C和己糖胺通路都与高血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损伤有关[3]。

Asprosin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因子,是原纤维蛋白的C末端裂解产物[4]。Asprosin通过G蛋白-蛋白激酶A(PKA)依赖性信号通路诱导肝糖异生,促进肝糖输出,导致血清胰岛素和血糖升高[4]。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asprosin水平升高[5-7]。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asprosin与糖尿病的关系,尚无研究涉及asprosin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联系。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asprosi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住院T2DM患者120例,所有入选T2DM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

本研究纳入120例T2DM患者(T2DM组)和3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匹配。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个亚组:无视网膜病变的T2DM组(52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2例)和PDR组(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参考2002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8]:(1)NPDR患者诊断标准:仅见微动脉瘤,或4个象限内可见20处以上的视网膜内出血,或2个或以上象限发现视网膜静脉呈串珠样改变,或1个或以上象限有明显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2)PDR诊断标准: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出血。排除标准是有眼内手术史、其他眼部疾病、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疾病病史,受检前2周有明确感染史等。对照组均无糖尿病家族史及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无眼部疾病等。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018QLHSD002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患者平静休息至少15 min后采用台式血压计测定血压。

1.2.2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晚餐后禁食至少8 h,次日空腹取静脉血。离心后留取血清检测血脂和HbA1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高效液相法测定HbA1c。

1.2.3 血清asprosin浓度测定 使用EDTA抗凝管抽取3 ml静脉血,立即以1 000 r/min(r=10 cm)离心20 min,将分离的血清置于-80℃保存,待测定时将所有标本置于37℃恒温水槽中复融。Asprosin试剂盒购买于Aviscera Biosciences公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sprosin水平,具体检测方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基线的临床资料 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收缩压、HbA1c、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降低(P均<0.05),见表1。

2.2 血清asprosin水平比较 T2DM组血清asprosin明显高于对照组,PDR组血清asprosin也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T2DM组以及NPDR组。另外,与无视网膜病变的T2DM组相比,NPDR组血清asprosin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糖尿病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的比较

2.3Logistic回归分析 与无视网膜病变的T2DM组相比,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升高[(15.78±3.13) μg/L比(18.23±3.19) μg/L]。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LDL-C和血清asprosin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见表2;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sprosi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见表3。

表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Asprosin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因子,通过G蛋白-cAMP-蛋白激酶A途径增加肝细胞葡萄糖释放,然后引起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4]。Lee等[9]报道,棕榈酸处理小鼠胰岛β细胞,可增加胰岛β细胞的炎性标志物,并降低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和细胞活力。而抑制asprosin则可以逆转上述变化,改善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岛β细胞的炎性反应[9]。表明asprosin诱导β细胞的炎性反应,导致β细胞功能障碍。此外,应用asprosin处理骨骼肌,可以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蛋白激酶B磷酸化,减少骨骼肌的葡萄糖摄取,表明asprosin降低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10]。以上研究表明,asprosin与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分泌密切相关,可能作为T2DM治疗的新靶点。

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asprosin与糖尿病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成年T2DM患者的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增加[5-7]。此外,与正常糖耐量组相比,糖耐量异常组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升高[11]。但目前尚没有研究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之间血清asprosin的差异,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明确。此外,Groener等[12]研究显示,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与存在症状性低血糖患者相比,血清asprosin水平没有差异。与正常孕妇相比,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升高[13]。而且,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动脉血中asprosin水平明显更高[13]。另有研究证实,血清asprosin与空腹血糖、HbA1c呈正相关,提示血清asprosin 与血糖相关指标有关[6,11]。以上研究均提示,血清asprosin与糖尿病有关,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

在因不稳定心绞痛而住院的患者中,与入院时相比,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24 h血清asprosin水平升高[14]。并且,血清asprosin水平与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狭窄程度的评分系统)呈正相关[14]。这项研究是在大血管病变人群中开展的,表明asprosin可能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本结果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sprosin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然而,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尤其是基础实验中,进一步阐明aspros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确切机制。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首先,其样本量偏小,还需要后续有较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次,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属性限制了结论的强度,还需要后续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血清asprosi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asprosin升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蛋白激酶视网膜胰岛素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解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蛋白激酶—底物网络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蛋白激酶KSR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