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独立思考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常态

2020-04-06 03:37钱明明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定义过程

钱明明

最能体现一个人主体性的是独立思考,正如帕斯卡尔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大潮中,不管是倡导学生本位,还是倡导学习中心,我们在课堂上都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有人顾名思义式地诠释独立思考,认为就是“完全不借助别人的、只靠自己的思考”,这是一种片面理解。即便是大物理学家牛顿,离开了“巨人的肩膀”,他的独立思考也很难有意义可言。因此,对独立思考的理解,第一,可将其定义为一种精神品格。表现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传统,不人云亦云、不照抄照搬的主体精神,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其次,可将其定义为一种思考过程。独立思考需要有对现实批判的勇气和能力,坚持以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将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贯穿全程的高阶思维过程,这又正是当下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第三,可将其定义为一种思维品质。伴随独立思考的是对思考的思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活动。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思考者不仅对课程知识、学习内容进行审视,更能从自身出发,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的观念看法拿出来解剖,进行自我革命。就好比是一个理性的行者,会时常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在不断地反省、抉择中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培養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首先,要激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学的本质是基于知识、通过知识的学习实现人的发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知识,但教学又绝不能止于知识,人的发展更不限于知识掌握。当下课堂教学改革呈现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趋势,关键是让学生敢于向教师、教材质疑,敢于对标准答案说“不”。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价值,而独立思考是知识学习过程的核心所在。因此,唤醒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次,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在独立思考中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应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做到问题的开放性、发散性,答案的多元化、个性化要强一些,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争辩的时间要长一些,学生主动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要多一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质不可缺失的要素;最后,要营造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宽容、和谐的课堂文化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容错”气度,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的道理,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的错误,主动给他们提供“试错”“纠错”机会,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过程,更是师生立足新观点得出新认识的创造过程。总之,就是要让独立思考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常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定义过程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谈独立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教你正确用(十七)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