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效果分析

2020-04-17 13:51陈晓燕
关键词:我院孕妇护理人员

陈晓燕

(青海省交通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早孕反应妊娠期多发生理反应,主要是指停经后6星期左右时间段孕妇产生的乏力、嗜睡、食欲降低、厌食油腻、喜食酸、恶心呕吐、头晕、畏寒等反应,大部分早孕反应在孕妇停经后12星期消失。早孕反应对胎儿身体发育及孕妇身心健康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为此需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减轻早孕反应。心理护理是缓解孕妇早孕反应的有效方式,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6例早孕反应孕妇为研究样本,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6例早孕反应孕妇,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3,研究组孕妇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30.59±2.47)岁,对照组孕妇年龄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30.67±2.53)岁,常规资料两组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孕妇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家庭及社会心理支持等。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孕妇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孕妇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基础性资料,与孕妇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消除孕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为孕妇讲解早孕反应的基础知识、症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引发早孕反应的基本因素等内容,实施一对一心理疏导,告知其使温开水漱口,避免难以消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接触刺激皮肤的化学物质,增加每天饮水量。部分孕妇孕期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疏导期间需积极主动与孕妇沟通,明确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指导孕妇放松,为其讲解早孕反应与情绪的关系,使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早孕反应。

家庭及社会心理支持:怀孕对女性自身及整个家庭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孕妇家庭成员沟通,使其能够增加日常陪伴孕妇时间,给予孕妇更多关爱,倾听孕妇诉求,使孕妇在孕期获得充足的心理支持。院内组织孕妇间相互交流,鼓励孕妇分享应对早孕反应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1.3 评价标准

利用我院调查表格统计两组孕妇初诊时、护理干预后早孕反应平复,主要指标包括呕吐程度、厌食持续时间、呕吐次数、呕吐持续时间等,得分与早孕反应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早孕反应评分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 果

初诊时两组孕妇早孕反应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孕妇早孕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组间早孕反应评分比较(

表1 组间早孕反应评分比较(

组别 初诊时 干预后研究组(n=43) 9.03±2.14 8.15±2.23对照组(n=43) 8.95±1.79 6.57±1.39 t值 0.188 3.942 P值 0.851 0.002

3 讨 论

妊娠属于女性正常生理现象,也代表了女性角色的转变,对于女性及家庭均会产生较大影响,部分孕妇在妊娠期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早孕反应的发生会加重不良情绪,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数据提示,研究组孕妇在实施心理干预后早孕妇反应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心理护理干预强调对产妇心理健康的关注,护理的核心是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通过专业化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心理疏导,可提高孕妇对早孕反应的认识水平,护理中加入家庭成员陪伴及孕妇间交流等内容,可实现护理范围的扩大,充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由此可知,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孕妇早孕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我院孕妇护理人员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