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真实版:看不见的恋人,跨过山和大海来呵护你

2020-04-17 08:53越女争锋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沙果杨康调律

越女争锋

2019年9月20日,一部以导盲犬为主题的电影《小Q》在全国上映。在电影首映礼上,有一对特殊的恋人——杨康和张冉,他们都双目失明,一个是北京公立医院的盲人医生,一个是唐山的盲人调律师。本在九年前擦肩而过的他们,因导盲犬再度重逢并坠入爱河,导盲犬是他们最忠实的伙伴,每周引领这对盲人情侣越过路途“障碍”,顺利往返于北京和唐山间。经历409天的异地恋后,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娘张冉幸福地哭了,她说:“感谢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导盲犬沙果和迪克,是它们让我得以遇见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

人海初遇,

相识不相见

“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他的话还未说完,已连人带包被推出门外,伴随着“啪”地一声,门被无情关上。他又用手做敲门状,屋内却响起了刺耳的声音:“你怎么搞的,居然找了个瞎子?”他举起的手臂又缓缓放下,沮丧着蹲下身,一点点地收拾着散落在地的零部件。

这个因眼盲而被拒之门外的男人叫杨康,是位盲人钢琴调律师。尽管他在钢琴调律方面技术高超,但当人们知道上门服务的是盲人时,总存在诸多质疑和顾虑。这已说不清是杨康的第几次碰壁了,每次他都告诉自己既然没法改变盲人这个事实,那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用技术来赢取客户的信任。好在付出总有回报,多年后他如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其实杨康并非天生盲人,出生于1986年11月的他,在6岁以前也有双明亮的眼睛。只是1992年,他的眼睛患病,视力急剧下降,经过17次手术后,医生确诊他长了一种叫作“视网膜母细胞肿瘤”的恶性肿瘤。四处求医,最后为保住性命,10岁的杨康无奈接受了摘除双眼眼球,终身活在黑暗世界里的现实。

10岁,他的大好人生还没开始,却似乎已被判了死刑。刹那间,痛苦、绝望都向年幼的杨康迎头袭来,他愈发自暴自弃。母亲杨凤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帮儿子重回正轨,不然人未亡心已死。于是,她帮杨康联系了唐山市特教学校。在这里,杨康接触到钢琴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开始学钢琴,杨康十分困难。比如正常人可以边看乐谱边弹琴,而他只能先听人读谱再写成盲文谱,从小节组成句子,再把句串成段,然后将整篇熟记。别说弹奏了,什么都看不见的杨康只能凭着感觉去找一个个琴键的位置。

可杨康明白,身为盲人的他想要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必须得有一技之长。因此,即使学钢琴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都不曾放弃。他把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时间,都花在琴房里:别人逛街的时间,他在练琴;别人聊天的时间,他在练琴;别人玩耍的时间,他在练琴……因为出门不便,他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坚信天道酬勤。

2002年,杨康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联合大学钢琴调律系,开始向难度更大的调律师迈进。一架钢琴共有200多根琴弦,8000多个零件,要把这些记得滚瓜烂熟,对健全人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

開弓没有回头箭。为了能把各个零件的位置调得丝毫不差,杨康一遍遍地用双手去触摸每个零部件的结构,靠感知金属碰撞的微妙,一次次用螺丝刀拆装零件,为了辨音准确,往往一个琴键被杨康敲击上万次。时间一长,双手起了茧子,无数次磨出血泡,可他说盲人调律本身就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我只有对自己要求更高,做得比别人好,我才能有一席之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时间,杨康成功考取了高级钢琴调律师的资格证书,通过了钢琴九级水平的认证,同时他还学习了萨克斯、架子鼓等简单乐器的演奏。毕业之际,杨康还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奏会感谢恩师。

尽管杨康早有心理准备,可走出校门的四处碰壁还是让他陷入了迷茫,好多单位知道他是盲人后都不愿录用。有一次,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杨康去一家大琴行面试时特意没说自己是盲人,直到通过考核对方表示录用时,他才坦言自己是盲人,大家对他的表现叹为观止。

2008年,北京市残疾人民乐团招募演奏员,参与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杨康踊跃报名,经过筛选被选为大提琴演奏员。

在两个月的排练里,杨康隐约知道团队里一个叫“张冉”的二胡演奏员,每次排练结束,张冉就会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鸟,给演奏团队带来很多乐趣。在倾听中,杨康知道这个张冉比他小3岁,因为得了一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所以在14岁时失明了。好在张冉从小学习能力极强,精通多种乐器和钢琴调律,这次残奥会老师就选了她和其他两位同学参加开幕式。但由于杨康在主席台的最右边,张冉在主席台的最左边,杨康也就知道有张冉这么个人,他的双眼看不见,所以连她的样子也不知道,更别说交谈了。9月6日同台演出结束后,他们又回归到各自的生活中,这段记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

此后,张冉刻苦学习推拿技术,并通过盲人医师从业资格考试,成为北京市通州区首个进入公立医院的盲人医生。杨康回到唐山后,拿出积蓄自己创业,成立添翼钢琴艺术培训中心,苦练钢琴调律技能,在全国盲人钢琴调律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因犬重逢,

缘来是你

从小喜欢动物的张冉,特别渴望能拥有一只导盲犬帮助自己出行。2017年初,她向大连导盲犬训练基地提出申请,当年6月,张冉的申请获得准许。7月18日清晨,张冉来到导盲犬培训基地,“见到”自己伙伴,并取名叫沙果。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配合训练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的沙果被张冉带回北京。

对盲人来说,导盲犬是他们最忠实的伙伴,杨康早在2012年,也向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提交了导盲犬申请。只是相比张冉,杨康的导盲犬申领之路显得较漫长,直到5年后,导盲犬培训基地对他的经济能力、具体的路况细节和家人的态度等做了严格审核后,才通知他的申请已成功。杨康兴奋得差点哭出来,他按照要求来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考察,又与导盲犬一起相处培养感情。经历40天的磨合,2017年11月18日,杨康成功把导盲犬迪克带回唐山。

初次使用导盲犬,杨康对很多东西不太了解,常在微信群里求教。热心的张冉,恰好也在这个群,对导盲犬的使用相对有些经验,于是主动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一来二去,两个人加上了微信。一次,杨康要带迪克到北京检查身体,但迪克并不适应北京的车水马龙。杨康在群里提出请人作陪的要求后,张冉毫不犹豫地答应带着自己导盲犬沙果作陪,并叮嘱杨康给迪克体检前,去专业的机构里把它的毛发给理得好看点,同时天冷了带它出门注意保暖。杨康被张冉的细心、热情深深打动。

体检那天,杨康一大早就出门,在迪克身上套上导盲鞍,在迪克熟悉的地方,杨康只需说目的地名就可以。可到了陌生的地方,杨康就得用“左转”“右转”“直行”等口令来告诉迪克方向。每到障碍处,迪克会慢下来,等杨康探明、踩实了,它才会继续前行。

由于道路不熟,多走了不少冤枉路,因此尽管早早出门,可还是比约定时间晚到了1个半小时。在北京站,等迪克找到沙果后,杨康再三向张冉道歉,张冉蹲下身,摸摸迪克的头说:“迪克第一次来陌生地方,走错路在所难免的,平安到了就好!迪克,你真棒!”

见面时,两只导盲犬头部紧贴,尾巴轻摇,分外亲密。相比导盲犬的亲近,两人的见面稍微有些拘谨,久久才打开话题。

在地铁上,张冉问杨康是不是第一次来北京,杨康这才说起自己在北京联合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

听到这里,张冉忍不住追问当时他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并说了自己也是演奏者之一。张冉的一席话,瞬间把杨康的记忆拉回到当年。他的话匣子打开了,说当时是有个很活泼的女孩让他印象特别深。两人纷纷感慨命运的神奇,不约而同地笑了。

这段共同的经历,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他们的话题不再局限于导盲犬,也分享起彼此的生活来。当张冉得知杨康10岁时做过十多次全麻手术,她的眼泪扑簌簌直落。第一次听到一个女孩为自己哭泣,杨康的心如潮水般涌起层层叠叠的幸福感。

从北京回来之后,两人常常一起聊天。话题往往由如何照顾导盲犬开始,然后漫无边际地聊下去。慢慢地,两颗心也因导盲犬越走越近,一日不聊如隔三秋一般。但对于微妙的情感变化,谁也没有说破。

2018年4月,他们一起去大连导盲犬基地参加活动,顺便给狗狗检查身体。4月24日,恰好是张冉的生日。晚饭时,杨康送上自己的生日礼物——可爱的兔子玩偶。这礼物包装并不精美,工艺也不精细,但令张冉非常感动,因为这是杨康亲手制作的,张冉没法想象一个失明的人,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制作出一个木偶。这份情意,令她有些动容。

这次他们一起在大连相处了3天。3天里,杨康的踏实给了张冉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曾渴望有个健全人能照顾她的余生,直到遇见杨康,她才知道负负能得正。相似的病症,让他们更懂得对方珍惜对方。

在心里泛起涟漪的不仅仅是张冉,还有杨康。临别那天,杨康鼓起勇气,对张冉表白了心意:“张冉,我比较笨拙,不会说甜言蜜语,我想问你可不可以做……做我的女朋友?”

尽管张冉看不见,但她可以感受到杨康说这话时一定是红着脸,她虽然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跳到喉咙口了,可还是矜持道:“让我想想吧。”这下杨康可急了:“车子就快开了,我是认真的。”张冉听到他急切的声音,“扑哧”笑出了声,命令道:“那你把手伸过来,我告诉你答案。”

怀着忐忑,杨康伸出了右手,他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张冉握住他伸过来的手,用手指在他的掌心写了“OK”。这下,杨康乐翻了,他激动地抱起张冉原地转圈,尽管眼前一片黑暗,但彷佛这瞬间,他的世界万丈光芒。

千里姻缘,

终成眷属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张冉非常喜欢这首歌,承载了她全部的爱情期待。尽管杨康看不见,依然能带给张冉一个热恋女孩所应有的爱与浪漫。

每个星期,在迪克的帮助下,杨康都会从唐山赶往北京去看望女友。360里路虽不遥远,但对于杨康来说,并不容易。他先坐公交到火车站乘高铁,到了北京转三次地铁后,再坐一班公交,还要走上一段路,才能到达张冉家中,单程总共需要花费4个多小时。为了能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杨康丝毫不觉得辛苦,每周都乐此不疲地走在幸福的爱情路上。

“虽然,杨康从来不说我爱你之类的话,但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在表达着我爱你。”每周男友到来的日子,都是张冉最开心的时刻。女为悦己者容,虽然杨康看不见,但张冉依然会早起梳妆打扮,换上漂亮衣服,让男友从心里面看见自己的这份小欢喜。

杨康问张冉:“如果以后科技发达了,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世界时,你最想看到什么?”张冉不假思索地说:“我想看看你、看看沙果和迪克、看看我們的孩子,还有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分手时,两人手挽手走向公交站时,杨康深情地说:“总有一天,我会跨过山和大海来呵护你。”张冉笑着不语。

2019年4月24日,他们再次来到大连导盲犬基地,参加国际导盲犬日宣传活动。在旅顺一个樱花公园,杨康突然单膝跪地送给张冉一生中最大生日礼物——许她一生。

张冉曾在心中无数次想象过求婚场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求婚现场并不隆重,一个工作人员热泪盈眶,向他们描述:周围是一树一树的繁花,脚下是碧绿的草地,在场还有许多怀揣祝福的人们……张冉的手被杨康握着,心被杨康捧着,她觉得,此刻,自己就是那个在云端上的幸福女孩。

经过409天的异地恋后,2019年9月6日,距离他们当年同台演出11周年,这对幸福恋人终于走到一起。

大连导盲犬基地对他们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经商量,他们决定回到那里拍摄婚纱照,定格幸福瞬间。

9月14日,在大连导盲犬基地的帮助下,他们举行了简易婚礼。

杨康身穿礼服深情为张冉弹了一首《婚礼进行曲》。弹奏之前,杨康说:“虽然我没法给你一个完美的婚礼,但我希望我的音符能传递爱你的心。我会爱你、呵护你的一生。”张冉哭了,她动容地说:“以后我们两个人要携手走完一辈子,再多的困难我们一起面对。”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沙果杨康调律
家乡的沙果
A simulation study of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thin CsPbBr3 nanowires with different cross-section shapes and sizes
Residual field suppression for magnetocardiography measurement inside a thin magnetically shielded room using bi-planar coil
三种律制在钢琴调律中的应用
Elastic properties of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图牧吉的沙果红了
沙果果醋绿色产品价值及市场分析*
钢琴调律曲线的形成及应用
论听觉调律为何不能与视觉调律交叉运用
你是我地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