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枇杷树

2020-04-20 11:01周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外皮枇杷树翠绿

周璐

我家房屋南边有一排树,最高大、枝叶最浓密的莫过于那棵枇杷树了。我很讨厌它。浓密的树冠,挡住阳光,让一块不大的稻场得不到阳光的照晒。想要晒晒太阳,还得爬到家旁边的山岭上。除了夏天,它一直都挨我的骂。更可恨的是,也许是老了的缘故,打我记事时起,它就很少开花,即使开花,也是在秋季,开那种惨白惨白的花,花的边缘还有一层褐色的茸毛,不仅与漂亮沾不上边,而且让人见了心里好像有毛毛虫爬过,极不舒服,也没有一丝香气,连蜜蜂、蝴蝶都不光顾。在我心中,这棵枇杷树的花简直有辱花的美名。开的花不美不香也就算了,它还很少结出果实,即使偶有那么几颗枇杷果,也只有千金小姐的小指头那么大,那果实外皮的黄色还极不正常,黄中带白,像久病人的脸色。

父亲却很喜欢这棵枇杷树,常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把它端详。每当此时,我总是揶揄父亲:“爸爸,这棵树是您小时候栽的吧?它肯定见证了您许多故事,您才舍不得砍掉它。您看,它老成这样子了,花不开,果不结,您还留着它,把它下面的桃树、梨树也吓住了,不敢往上长。想看桃花、梨花开都难,想吃桃、梨就更难喽。”每当此时,父亲就会嘿嘿地笑两声,提着烟斗,走进屋内,边走边说:“到时候你就明白我为什么留着它了。”

让我初步改变对它的印象,是2008年的那场雪。连续的冰冻天气,家周围以凌寒傲霜著称的翠竹都被雪压得低下了高贵的头,茎折枝残,溃不成军。那些怕冷的香柚树、橘子树就更不用说了,抗不住奇寒的连续进攻纷纷“阵亡”了。惟有这棵枇杷树,在层层积雪的压迫下却始终挺直着腰,枝叶也少有折损。雪过天晴,那层层宽大的厚实叶子,依旧翠绿。在它的呵护下,那桃树、梨树才幸免于难。站在它下面,父亲吸着烟,对我说:“看到了吧——我为什么留着它。”“这是什么理由呢?经住了大雪风寒又怎样?又没给我们带来多大好处。”我嘴里虽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了几分敬佩。

直到去年夏天的那场奇大无比的风,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印象。那场大风比2008年的那场雪造成的损失要惨重得多。好多人家房屋的瓦被掀落在地,摔成碎片,整个村庄一片狼藉,而我们家的房屋完好无损。父亲和我又站到了树下,他嘿嘿笑了两声说:“现在你该完全弄明白了吧。不是这棵枇杷树,我看你今晚在哪儿住!看待一件事物,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要全面地看。”

我心里此时只有惭愧和感激,再也没有不满和讨厌了。再看那棵枇杷树,好像形象已大变:树冠如苍翠的华盖,华美而生机盎然。我仿佛已看到那白色的花朵,如灿烂的爆米花绽放在枝头;仿佛已看到橙黄的果实,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点缀在一片翠绿之中,心中满是喜悦。

习作总评

习作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借一棵枇杷树的经历和“我”对枇杷树的态度变化来表现主题,赞美枇杷树顽强的生命力。文章亮点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描写生动,栩栩如生。文中在塑造枇杷树的特点时,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那果实外皮的黄色还极不正常,黄中带白,像久病人的脸色”一句,形象地呈现出枇杷树果实的颜色,读来很有画面感。

二、思路清晰,一脉相承。文章以“我”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讲述“我”对枇杷树由“厌恶”到“心生几分敬佩”再到“无限惭愧与感激”的情感變化过程,使一棵无畏风雨、造福一方的枇杷树形象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外皮枇杷树翠绿
枇杷树
校园里的枇杷树
翠绿/福运连连 传承东方美学经典
为小黄菇娘做造型
翠绿制造高升系列
——愿你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翠绿制造不断创新,“霓虹纹”七色炫彩开启黄金市场新“丝”路
蓝莓的光泽
翠绿的宝石花
美味的水果
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