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2020-05-13 02:41郭新忠云利峰王哲理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4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出血量切口

郭新忠,云利峰,王哲理

(内蒙古乌兰布察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甲状腺癌在临床上作为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疾病,在女性群体中癌症发病率位于第3位。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甲状腺癌的平均发病率为11.44/10万;且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每年的平均增幅高达5.92%左右,并呈逐渐趋于年轻化[1]。手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改善病情,减少肿瘤复发。基于此,本文将8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试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患者手术指标、甲状腺指标、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例数有80例,观察对象是甲状腺癌患者,观察时间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各自有17例、23例;患者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42.33±3.47)岁;癌症类型:乳头状癌25例,髓样癌8例,滤泡状癌7例。研究组中男女的构成比为15:25;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到65岁,平均(42.36±3.58)岁;癌症类型:乳头状癌27例,髓样癌7例,滤泡状癌6例。对比分析所有观察对象的各项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甲状腺局部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为:①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做好麻醉消毒后,沿着患者的胸骨上根据皮肤的纹理作一个弧形状的手术切口,然后依次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并钝性分离颈阔肌,充分暴露甲状腺组织;②将甲状腺组织向内侧进行牵拉和游离,找准肿瘤部位,在直视下结扎静脉,采用医疗器械钳夹肿瘤周围组织以及血管,切除患侧腺叶和峡部;③切除病变组织后,立即送检,置入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研究组开展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流程为:①指导患者保持平仰卧体为,做好局部消毒和全身麻醉后,沿着胸骨切迹上部2.0cm处做一个手术切口,切口长度约为4.5cm;②将患者的皮下组织至颈阔肌逐层切开,向上切至甲状软骨部位,向下切刀胸骨切迹处,两侧切开至胸锁乳头肌侧缘部位,找准颈白线并切开,确保甲状腺组织充分暴露在医生的视野中;③切断甲状腺悬韧带,切开甲状腺峡部,隔断机体的上动静脉,剪断中静脉,之后再处置下极静脉血管;④分离和暴露喉返神经,确保后背侧显露在操刀医师的视线内,然后全部切除包含肿瘤的甲状腺组织,在切除过程中注意远离气管,保护喉返神经和正常甲状旁腺组织;④将切除的肿瘤组织冷冻送检,冲洗创面并止血,置入引流管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手术当天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甲状腺指标,①仔细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②甲状腺指标检测方法:术后第2天空腹抽取3ml静脉血后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及其配套试剂盒测量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x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在手术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在T3、T4、FT3以及FT4水平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评价两组手术指标与甲状腺指标的差异(±s)

组别n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T3(ng/L)FT3(pg/L)T4(ng/L)FT4(pg/L)研究组40110.53±15.26180.33±18.110.83±0.202.14±0.3370.20±3.2210.11±0.34对照组40134.58±16.29220.47±19.631.34±0.522.89±0.4483.47±3.5012.58±1.03 t 6.8149.5055.7898.62417.64714.402 P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 讨 论

甲状腺癌在临床比较常见,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3]。甲状腺癌发病的年龄段比较广,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大,因此,临床上加强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上对甲状腺癌多采纳外科手术方案,根据肿瘤切除范围,可将甲状腺癌外科手术分为同侧切除术、局部切除术以及全切除术,其中甲状腺同侧切除术与局部切除术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术后容易复发,患者需要再次进行治疗,远期疗效不理想。而甲状腺全切除术具有效果佳、安全可靠、术后肿瘤转移率低等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目前已广泛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甲状腺全切除术通过钝性分离、切断和结扎甲状腺动脉,能够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出血量,减少手术耗时;同时还能够较好地清除病灶组织,从而有利于控制甲状腺功能。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经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3、T4、FT3以及FT4水平优于选择甲状腺局部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提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更好。

本次研究发现,术后两组的IL-6、CRP以及WBC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甲状腺全切术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更轻。此外,研究发现,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甲状腺全切除术用于甲状腺癌的效果显著,在优化手术指标以及控制甲状腺功能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出血量切口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