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多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06-09 12:25高荣伟
检察风云 2020年8期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刚果

高荣伟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了管理全球卫生应急措施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卫生条例》规定,所谓“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按特殊程序确认的不寻常公共卫生事件,它意味着疾病的国际传播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自该条例生效以来,世卫组织宣布了多起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甲型H1N1流感

美国是第一个被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家,而且上升到最高级别——六级。

2009年4月15日,美国发现第一例猪流感H1N1样本,4月18日报告世界卫生组织,4月23日向公众披露。同一天,美国德州提交的样本中发现了两例阳性。发现第一例样本仅仅10天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H1N1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国暴发后,迅速以无法阻挡之势蔓延,第一例样本发现后一个月左右,感染人数就突破1万人。半年后,美国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尽管美国政府作了努力,却无法阻挡疫情的蔓延,感染者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0%。

2009年美国爆发的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持续一年多,最终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區。此后,H1N1流感病毒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尚未彻底消灭。据媒体报道,2020年H1N1猪流感还在传播。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年1月31日报道,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预计,2019—2020年流感季将是美国10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季之一 。

脊髓灰质炎疫情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这是一种主要侵袭小儿的传染病。之前小儿麻痹症在世界范围内几乎灭绝,但2014年再次肆虐,至今人们对这场流行病记忆犹新。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该病毒攻击人类神经系统,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瘫痪,并导致人死亡,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一旦感染上此病,患者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这是一种剥夺人的自由的传染病,难怪美国人说它是最可怕的疾病。

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各种用具和玩具都可传播此病。在家庭、托儿所、学校内很容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有专家指出,在流行季节,从2%—3%儿童的粪便中可分离出该病毒。人感染后,从咽部检出病毒的时间为10—14天,从粪便中检出病毒的时间平均为2—4周,最长为123天。

2014年4月28—29日,世卫组织总干事召开紧急会议,以下受影响的缔约国参加了情况介绍会:阿富汗、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在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和审议之后,并在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的背景下,委员会认为:脊髓灰质炎的国际传播构成“特殊事件”,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因此协调一致的国际反应至关重要;委员会一致认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已得到满足。

2014年5月,南亚和非洲的脊髓灰质炎疫情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1月7日,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依然认定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西非埃博拉疫情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因在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2014年8月,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被世卫组织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埃博拉病毒经由直接接触已感染患者或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传播,潜伏期2至21天,人一旦感染会出现发热、呕吐、出血和多脏器损伤等症状,死亡率为50%至90%。

埃博拉病毒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疫情造成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330多人死亡。

“寨卡”疫情

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南美地区暴发的“寨卡”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后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或出现其他先天性畸形;成人和儿童感染“寨卡”病毒可能面临罹患神经系统并发症。据媒体报道,“寨卡”病毒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被发现,直至2013年前,仅在非洲、东南亚、太平洋岛国有散发病例报告。

“寨卡”病毒疫情被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个月后,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大肆流行,共计有18个国家报告了感染病例。其中,巴西最为严重。此后,疫情蔓延至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2018年8月1日刚果(金)暴发埃博拉疫情。2019年6月14日,世卫组织一个13人专家组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是刚果(金)的紧急状态,但不是全球紧急状态”。专家组提醒,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形势严峻,可能传播至周边国家,必须做好防范。

2019年7月17日,WHO认定,非洲国家刚果(金)埃博拉疫情触发全球卫生紧急状态。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此前三次拒绝宣布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相关专家指出,只有最严重疫情才会触发全球卫生紧急状态。总干事谭德塞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是让全球予以关注的时候。”当地政府迅速行动起来。据媒体报道,在连接疫情严重的戈马和卢旺达吉塞尼的过境处,医护人员测量过境人员体温,扩音器指示所有人洗手,以“预防感染埃博拉病毒”。

自2018年8月刚果(金)暴发埃博拉疫情,至今已持续了19个月时间。在这场持续19个月的埃博拉疫情中,共有超过4500人感染,导致2264人死亡,死亡率超过65%。

近期,WHO表示:目前,刚果(金)已经连续14天没有任何新的埃博拉确诊病例。刚果(金)最后一名因埃博拉病毒而接受治疗的病人已出院。最后一名病人的出院,象征着人类取得了对抗埃博拉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这不仅对我,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脊髓灰质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刚果
刚果(金)马诺诺(Manono)东部某伟晶岩型铌钽矿地质特征
世卫组织宣布非洲根除脊髓灰质炎病毒
四方联动将刚果(布)打造成木薯全产业链提升的案例国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270名健康者Ⅰ型和Ⅲ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监测
神秘的刚果恐龙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科研院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探析
全球首个Sabin 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