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壶趣雕

2020-06-09 12:25沈宽
检察风云 2020年8期
关键词:肇庆材质容量

沈宽

壶器之始,源于殷商;春秋战国,尤为盛行。春秋壶扁圆而方,贯耳圆足;战国壶往往圆形,长颈大腹,兽耳衔环。1976年12月,宝鸡扶风庄白村窑库遗址出土的西周懿王十三年兴壶,其铭曰:“万年永保”,洵旷世至宝(现藏陕西省周原博物馆)。

唐代陆鸿渐曾云:“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见陆羽《茶经》)。”壶式,有小如橘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梅花形、栗子形,等等。世传择壶“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而尤以壶嘴、壶口、壶柄等“三齐”为要。

明代张叔益认为:“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官、哥、宣、定为上,黄金、白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见张谦德《茶经》)。”清康熙年间,传有惠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所制,被誉称壶艺之极品。

洎乎近世,海上收藏家陇梅陆先生,喜金石书画、古籍版本外,康熙官窑、雍正青花等,亦为其所好。

曩昔,余常出入静安新邨小可斋,陆老不时亮出所藏,诸如明季宣德炉、嘉庆曼生壶等,且循循善诱。于是,渐有耳濡目染,躬承其雅;并稍悟文房旧器把玩之秘。

西泠石伽与宜兴蒋蓉,曾有珠联璧合缘壶趣之佳话,撰成拙稿《石伽竹与蒋氏壶》,为海上艺坛,留所观感,助兴添乐;爰略知传统壶艺之奇制、巧构、器质于万一。

今复专趋甘泉刘石苑,方知恩同兄亦爱石、玩石与雕石,由来已久;及其所制“石壶”,且名闻遐迩。

绝技石雕取天然

“刘氏石壶,壶艺称雄”手迹横幅于工作室居中而悬,出于前辈艺术家十发程老亲笔所题;天井角落里那些并不起眼的破篮、旧笾与树根、竹节等,属于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素材。故其作品层次分明、细节清晰,形象逼真、形态栩栩如生。而志在“师法造化”,则是其主要艺术取向和兢兢业业的创作方向。

四周堆满各种石料,“四大”国石或得其三,即福建寿山及浙江昌化、青田,其中含田黃、鸡血等名品,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其他如广东肇庆的黄端、绿端、褐色端,江西歙岩、江苏澄岩,安徽灵璧与湖南菊花石,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令人视目不暇接。两旁玻璃柜里,整齐地安放着各式细琢精雕的绝品佳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

依序陈列的石壶,一一精彩纷呈。如“渔家乐”“水仙欢”“竹节情”和“金秋蝉鸣”“寒冬取暖”“田园闲趣”,等等。其造型之精巧入微、细节之精义入神、构思之精奇古怪,无不含情脉脉,别有情趣。

所谓“工艺美术”,或工于专技、或倾于美术,而刘恩同则合二而一,那意趣盎然、稀奇古怪的石雕作品,实在源于其刻苦钻研、精心求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也根植于他从小对艺术的酷爱与追求,及其天赋、勤奋和扎实的美术功底。

早在学童之年,举凡素描、速写、水彩、水粉、蜡笔和油画等,均无所不及。20世纪80年代起,更是迷上玩石,晨起夕入,沉浸其间;刻刻弄弄,循序渐进。后来,又专门师从许季良,继攻石技雕艺;为海上艺人张景安再传弟子,且与当年艺雕宗师、写实派鼻祖陈端友,一艺所继、一脉相承。

如今,其返璞归真的作品、自然淳朴的风格,已日臻炉火纯青、独步徜徉的艺术境界。兹一睹为快,能不记之云尔。

(刘恩同,上海市“非遗”石雕技艺之传承代表、上海工艺美术大师。连续三次入选北京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7年,获得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精巧玉米壶(刘恩同雕制)

材质:江苏苏州澄泥石。尺寸:长宽高170×80×160(毫米)。容量:370毫升

神奇水仙壶(刘恩同雕制)

材质:广东肇庆绿端石。尺寸:长、宽、高160x100x80(毫米)。容量:120毫升

田园闲趣壶(刘恩同雕制)

材质:广东肇庆绿端石。尺寸:长、宽、高170×100×75(毫米)。容量:200毫升

陶渔耕稼壶(刘恩同雕制)

材质:江苏苏州澄泥石。尺寸:长宽高180×100×75(毫米)。容量:120毫升

猜你喜欢
肇庆材质容量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在线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