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炮制工艺参数研究

2020-06-12 07:52李成强何春花周凤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1期
关键词:干姜褐色炮制

李成强,何春花,周凤娇

(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0 引言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 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燥湿消痰之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通过炮制,干姜可制成炮姜和姜炭功效迥异的另两昧中药。炮姜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之功效,用于脾胃散寒,阳虚失血等症;姜炭具有滋阴止血之功效,用于阴虚失血。干姜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药效。明朝御医陈嘉谟在其炮制理论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清代名医张睿曾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可见炮制已为历代中医所研究、验证、推崇。但到目前为止,笔者未见有关于干姜炮制工艺影响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炮制工艺仍然停留在主观经验控制的水平,有必要对其炮制工艺进行系统的量化研究,确定客观、科学的炮制工艺参数,制定科学的饮片炮制工艺规范,以利于质量标准的制定,从而保证其饮片的质量和炮制工艺的可重复性,因此本研究采用传统炮制技术烫法、炒炭法对干姜进行炮制,优化干姜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以6-姜辣素(C17H2S04)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引用《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烫法、炒炭法的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为变量,经研究,炮姜的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对性状及有效成分6-姜辣素(C17H2S04)的含量影响较大。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的6-姜辣素(C17H2S04)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干姜的炮制工艺优选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低压),LC1260,万分之一电子天平BSA224S。

对照品:6-姜辣素,供含量测定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样品:干姜药材来广东种植户陈晓龙,经鉴定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

试药: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炮制方法

炮姜:取净干姜样品10 份,各3000g,分别照烫法(《中国药典》2015 年版第四部通则0213)[1]用砂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质轻泡,内部棕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即得,采用几种不同的不同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具体时间详见附表。

姜炭:取干姜块,照炒炭法(《中国药典》2015 年版第四部通则0213)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

2.2 检验方法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tim。理论板数按6-姜辣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姜辣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1m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50%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00W,频率40kHz)30 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8M1 与供试品溶液204,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6-姜辣素(C17H2S04)不得少于0.30%[2]。

2.3 结果

附表干姜炮品制各工艺参数、6-姜辣素结果。

炮制 炮制6-姜 含量批号 温度时间/辣素 损失率 性状/℃min(%)(%)炮姜样1 130 17 0.65 1.5% 表面棕色。质略轻泡,内部棕黄色样2 150 17 0.63 4.5% 表面棕色。质略轻泡,内部棕黄色样3 180 17 0.61 7.5% 表面棕色。质略轻泡,内部棕黄色样4 210 17 0.58 12.1%表面棕褐色。质轻泡,内部棕黄色样5 240 17 0.54 18.2%表面焦黑色。质轻泡,内部棕黑色样6 210 5 0.65 1.5% 表面淡黄色。质微轻泡,内部棕黄色样7 210 9 0.63 4.5% 表面淡黄色。质微轻泡,内部棕黄色样8 210 14 0.60 9.0% 表面淡棕色。质微轻泡,内部棕黄色样9 210 17 0.59 10.6%表面棕褐色。质轻泡,内部棕黄色样10 210 20 0.56 15.6%表面焦黑色。质轻泡,内部棕黑色姜炭样1 240 29 0.46 46.5%表面棕褐色,内部棕色。样2 260 29 0.41 52.3%表面棕褐色,内部棕色。样3 280 29 0.36 58.1%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样4 300 29 0.33 61.6%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样5 320 29 0.29 66.2%表面黑褐色、 内部焦黑色。样6 280 23 0.39 54.6%表面棕褐色,内部棕色。样7 280 25 0.37 57.0%表面棕褐色,内部棕色。样8 280 27 0.36 58.1%表面棕褐色,内部棕色。样9 280 29 0.33 61.3%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样10 280 31 0.31 64.0%表面黑褐色, 内部焦黑色。

由上附表可以看出,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对有效成份6-姜辣素的含量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炭化、不存性,含量降低,温度过低、受热时间达不到效果。从以上实验数据表明炮姜以炮制温度为210℃、炮制时间为17min,姜炭以炮制温度为280℃、炮制时间为29min 比较合理,样品性状达到药典标准,6-姜辣素(C17H2S04)含量最高,即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保证疗效。

3 讨论

炮姜与姜炭出现焦黑,主要原因有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两个方面,干姜在温度210℃,炒制14-17min 炮姜质量较好,干姜在温度280℃,炒制27-29min 姜炭质量较好。因此控制好原料质量,麸炒温度、时间能保证饮片的质量,提高药效。

猜你喜欢
干姜褐色炮制
我的梦想
你的手充满时辰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Red Panda小熊猫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
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