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20-06-12 07:01
甘肃林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祁连山片区甘肃省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山丹马场考察调研。山丹马场是祁连山国家公园最具代表性的马场之一,总书记在听取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情况汇报后指出:“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希望继续向前推进。”总书记的肯定,像春风吹遍了甘肃大地。

由西向东,祁连山脉横亘绵延1200多公里。它既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多少年来,这座雄伟壮丽的大山,似乎从未像今天一样,引得无数目光聚焦,获得最温柔的款待。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根据试点方案,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为5.02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有3.44万平方公里,涉及肃北、肃南、阿克塞、中农发山丹马场等8县(区、场)和甘肃祁连山、盐池湾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10处保护地。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共有耕地2901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0.8‰,林地50.06万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14.55%,草地189.66万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55.13%,湿地19.44万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5.65%,冰储量844.8亿立方米,核心保护区面积1.8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一般控制区占48%。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我们在保护与发展的博弈中,不断纠偏失衡的生态链,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全省上下坚决扛起体制试点主体责任,始终坚持高位推动试点工作,坚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积极谋划推进,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形成了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体制试点任务责任靠实,压茬推进。建立了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国家林草局要求,在试点工作中,我省积极推动甘青两省同频共振、通力协作,努力形成建设“一个公园”的大格局。组建了管理机构,在省林草局加挂了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牌子,依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分别挂牌成立了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酒泉分局,依托省森林公安局盐池湾分局、祁连山分局组建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酒泉综合执法局、张掖综合执法局。成立了专家咨询组和科创联盟。邀请中科院、中国林科院、北京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国内专业机构的院士、专家成立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甘肃省片区顾问专家咨询组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科技创新联盟,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甘肃省片区相关规划设计、法规标准制定、生态保护研究、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论证等工作。

实现了国家公园科学规划布局。由我省林草、民政、自然资源、测绘等部门会同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办、规划院,联合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勘界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与相关地方政府共同提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范围和功能区勘界方案》。目前该《勘界方案》已纳入《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甘肃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恢复。针对祁连山保护区林草“一地两证”问题,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落实方案》,省林草局牵头科学合理确定了草原和林地范围,将重叠总面积566.88万亩的森林、草原自然生态空间进行了重新确权颁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工作的全面完成,有力推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工作的全面落实。

完成了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我省对照《实施方案》试点任务,结合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责分工,分解制定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甘肃省片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研究制定了《甘肃祁连山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组织编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实施方案》,现已下发相关市、县开展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工作。坚持国家公园保护方向,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切实加强人员管控,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干扰。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加大巡护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湿地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断完善国家公园动态监测网络,强化自然资源监管,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巡查执法全覆盖。依托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项目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持续加大对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统筹国家公园自然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各类要素,扎实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促进国家公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无序开发的喧嚣渐渐散去,山林归于宁静,祁连山得以休养生息。通过两年多的整治修复,截至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范围内115宗矿业权已分类退出88宗,剩余27宗,完成了76.52%。国家公园范围7县1场所有草原纳入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范围,提前完成21.97万羊单位的三年减畜任务,传统共牧区牲畜全部退出,并实行禁牧管理,保护区核心区208户701名农牧民已全部完成搬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已初见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健全了矿业权退出机制,建立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新模式,构建了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搭建了一体化监测网络。曾经受创的剥离面全部实施了覆土种草,原来的村组道路已经和周围的草甸浑然一体。站在这里,溪流鸟鸣构成一幅天然美景。

如今,一望无际的祁连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它还如同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掌控着整个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平衡,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这里分布有许多中国特有种和具有重要科研、经济、文化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到53种,雪豹、藏野驴、白唇鹿、野牦牛、黑颈鹤、藏原羚等动物都是青藏高原的代表种,白唇鹿、野牦牛是中国的珍贵特产动物,雪豹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根据相关监测调查数据,园区内目前共有雪豹800只左右。2020年4月7日,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祁丰保护站祁青资源管护站巡护人员,在辖区洪水坝河塔里干沟一带巡护过程中发现并拍摄到了一大群正在觅食的野生白唇鹿,数量达260多只,如此规模的种群十分罕见。

猜你喜欢
祁连山片区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祁连山下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