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0-06-23 09:08程宏
名城绘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术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

程宏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几年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建筑行业整体繁荣的带动下,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装配式建筑在近几年保持 24%的增速发展态势,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数量将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的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会逐步被新技术替代。

关键词:建筑工程 装配式 建筑施工 技术运用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领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建筑领域目前最为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类技术比起传统的施工技术,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的投入,还有效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比如,十立方米的建筑工程的工作量运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只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而运用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则之前需要花费五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还能为承建企业节省了人力投入。第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程资金成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现阶段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其施工种类繁多和施工周期长等等,而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大大简化施工种类,使繁冗纷杂的施工种类变得简单化,条理化。从而节省了机械设备的投入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投入。为承建企业节省了资金。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 1工程概況。某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整体的建筑面积约为 15万 m2。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对该工程项目的建筑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其中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剪力墙、楼板、楼梯等部分全部利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下对该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2. 2剪力墙的预制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而言,剪力墙是非常关键的结构,需要承受整个建筑的重力,对力学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剪力墙之间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对尺寸形状要求也相对较高,如若不然在后期装配时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最终影响施工精度。

2. 3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就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并且该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对住宅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叠合板需要与作业层保持 30cm以上的距离方可进行施工,在叠合板安装时,也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以及设计图纸确定叠合板安装的朝向,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不断调节叠合板,确保叠合板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朝向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另外,如若预制叠合板为双层结构,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支架的设置,一般来说,双层结构的叠合板需要提前布置双层支架进行施工,在上半部分的叠合板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完成浇筑作业后,则需要定期为混凝土进行养护作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直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75%左右时,方可进行支架的拆解工作。在拆解支架时,也要时刻注意叠合板的情况。通过该种施工方式,能够有效保障叠合板的安装质量,并且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PC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的加固连接措施。 (1)本项目 PC结构与现浇结构的连接类型包括:预制叠合板现浇结构相连、预制阳台板与现浇结构相连、预制楼梯板与现浇结构相连、预制墙体与结构板结构相连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采用不同的连接加固方式。 (2)预制叠合板连接加固首先应在排架上部搁置预制叠合板,分别在预制叠合梁、现浇结构梁板中锚入锚固钢筋,两种结构相连时,需要在预制叠合板吊装前提前支设现浇梁侧模,横放侧模板围檩木方,顶紧后将 EVA双面胶带粘贴在内围檩上。阳台板与现浇结构相连加固首先应在排架上部搁置阳台预制板,在现浇结构梁板中锚入锚固钢筋,因阳台预制板内侧为现浇梁,所以将围檩木方横放在现浇梁外侧模板后顶紧,将 25伊30PE防漏橡胶条置于内围檩上。在楼梯现浇 L型挑耳上搁置预制楼底板,通过预留孔洞连接预制楼板与现浇预埋的 C级 M16螺栓。此外,凸窗连接加固是通过预埋螺栓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围檩系统相连的,由于现浇梁在凸窗预制装配板内侧,所以要在预制凸窗 80mm深的位置与现浇梁下部的内模板相接,并用木方将模板下部顶紧,同时增加梁下部的立杆。

2.5转换层施工工艺

2. 5.1现浇结构具体标高与平整度设计。在施工模板设施施工时,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避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一些测绘工作必须严格进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模板安装完成以后,必须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外墙,地板,横梁,立柱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才进行下一工序。

2. 5.2控制水平缝宽度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对水平缝宽度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水平缝宽度在 2.5厘米上下,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技术人员设定的标准进行作业。才能保障后续施工的进行。

2. 6强化过程管理和进度审核工作。虽然我国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因此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是非常完善,很多地方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基于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充分结合市场以及自身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在过程管理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两个重点内容,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

3结论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现场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此项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还不是非常成熟,有待进一步的积累与推广。本文主要结合某工程案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为主线,分析了不同阶段控制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积累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与技术,对于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祚.新时代城市化建筑与生态设计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区,2018(22):190.

[2]吴娱.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J].新材料?新装饰,2020,2(13):116,118.

[3]杨子毅.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经济性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8(23):215.

[4]高定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24.

(作者单位 :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猜你喜欢
技术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
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