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

2020-06-29 09:58李涵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成因高中生

李涵

摘要:现阶段随着教育业的快速发展,而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现象越来越多,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厌学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学习存有抵触情绪,行动上主动远离学习,没有学习目标,几乎失去学习兴趣。厌学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要找到厌学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对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重新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对策

引言

高中生厌学是指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是高中生自身的问题,还有家长、学校、社会的问题,因此,应该分析出厌学的多方面原因,从多个角度来解决,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1.1家庭因素

毫无疑问,社会竞争日益增强必然会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呈低龄化趋势,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不仅没有减弱的趋势,而且呈现对学生各种特长的高期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分数高点,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子女安排补习班,尽自己的力量为子女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殊不知这种关爱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1.2教师因素

有些教师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前,没能及时观察到他的情绪变化,更没能预测到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发现异常后又没能及时与他沟通,没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师生之间毫无感情,学生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猫,教师与学生毫无向心力,导致学生对他所教的课产生厌学心理。

1.3自身因素

(1)实际能力与自我期望差距太大。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班级崭露头角,高人一等,但实际上,由于这门或那门功课成绩不好,一直都在班级中是泛泛之辈,而这种实际水平与他自身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正是这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平衡,思想不集中,白天烦躁不安,晚上失眠。(2)耐挫折力差,导致丧失信心。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辈、祖辈过多的关心和爱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优越,基本上是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的环境当中,遇到挫折和经历磨炼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旦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风浪,或考试成绩差,或与同学们关系不和,或遭到老师的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3)基本的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有些学生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实际上心理还是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小孩子的脾气。在群体中没有能和他真正交心的朋友,他们内心的空虚和失落无法得到慰藉,无法满足心理归属的饥渴,进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高中生厌学心理的防治对策

2.1改进课堂教法,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教學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尝试其他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班杜拉强调:多次不断成功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且这种效能感还会泛化到类似情景中去。而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作为班主任和代课老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对结果进行适当评价。通过反馈,学生可以及时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进步,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对于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尤其对于“学困生”更应如此。

2.4改善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社会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社会的观念多元化,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要将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落实和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要进行正面的思想宣传工作,从外部环境来激励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的建设发光发热。社会应该转变风气,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对电视、文学等艺术内容要进行审核,使得他们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酒吧、台球室、网吧这些娱乐性营业机构的整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现阶段,我国的人均读书比例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低。应该加大对于读书的宣传力度,加强全民读书的氛围,让读书成为民众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应该完善一些基础设施,对于积极向上的书刊、电影等都要积极宣传,并实行补贴。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增加全民读书的兴趣。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对于高中生来说,会逐渐转变产生乐趣,变得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同时,建立社会化德育网络系统,加大转化力度。对于高中生厌学的现象,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高中生是未来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坚力量,如果在高中时期不打好基础,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于未来我国社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政府应该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同时宣传和落实素质教育,并配备相应的硬件基础设施以及软件文化氛围的打造。对现有不合理的教学制度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将多媒体设备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厌学现象,采用及时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转变对学习的错误看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厌学学生面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他们的厌学原因,联系学生的家庭共同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教师的爱,使他们获得情感需求,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他们全面综合的素质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石丽媛.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中的“五要”[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7):34-35.

[2]付青.高中厌学态度学生转变策略[J].发现(教育版),2017(1):42.

[3]李莉.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6):70-72.

[4]任新普.高中生厌学问题初探[J].教师,2018(36):12.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成因高中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