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任何一方不能当甩手掌柜

2020-06-29 09:58谭昌国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共育家校

谭昌国

前言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完善学生教育体系完美构建,其中肯定是少不了父母的支持以及家庭教育的配合。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共育”已经成为了深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家校共育”理念的普及和实施是当前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顾,不要产生“只要将孩子交给学校就没自己什么事情”的思想,要正确认识和学习“家校共育”的理念,学会配合老师、配合学校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

就在近期,网上一篇关于“家长怒斥老师不批改作业”的帖子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发帖者表示他家孩子刚上一年级,自己每天都需要给孩子检查作业,而且有时候还得自己去给孩子进行批改,平时和孩子父亲的工作都很忙,下班回家除了给孩子做饭,看孩子写作业,又增添了这么多“附加任务”,则开始质疑学校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作为学生来说,面对课业压力以外作业练习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在学校老师针对当天所学课程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家长回家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检查,在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中非常普遍。甚至有的家长还对学校老师进行吐槽:“我家孩子作业里,字写的歪了不够美观,老师居然还通报批评我们家长,说我们没有监督好孩子的学习,难道这没有学校的原因么?”那么针对老师“请”家长批作业对不对?孩子的教育到底是由谁来负责呢?

就在近几年当中,由于社会加大了学生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家庭和学校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在这其中我们不难听到为此类问题双方发生争执和矛盾的现象,家长通常都是觉得,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老师就应该负责到底,我自己就没事了,就想“包袱”一样甩出去就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认为我花钱了就应该的把我的孩子教育好。可是老师们面对一切情况也非常无奈,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只能是保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主要还是得靠学生在家进行知识技能运用的练习,学生本就是家长的孩子,并不是老师的,家长才应该去负起一定的责任。有的家长就说:“把孩子送到学校,老师都教的什么?怎么还需要家长回家还得去教学生?而且每天我还得去给他的作业进行审阅签字。”针对这样现象,我又有该如何看待呢?

站在老师的视角上看待这个现象的话,其实老师和普通人一样,仅仅也就是因为其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他们承受着比“普通人”更高的压力。对于这样的压力主要就是由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大环境所带来的,会让他们产生疲劳、乏力的状态,在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情况以及问题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去“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但是自己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将“压力”分担出去。于是,老师就会想到通过家长辅助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老师自身面对的是在整个班级的学生,而作为家庭来说,家长只面对自己的孩子,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的话,势必会让老师轻松很多。当然,一些老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压给学生,或者把辅导的任务强行甩给家长也是不可取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像是辆汽车,如果只是前轮动后轮不动,肯定车子的速度和力量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前轮和后轮一起驱动的话,这辆小车就会动力十足,对于孩子而言也就能够更好地发展。

通过家长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通常都是大众化的几个“心里回答”,例如:“上班都那么累,回家还一堆事,孩子还得上课外班,回家都几点了,还要要帮孩子解决作业,真的是烦!”除此之外,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家長的文化程度不足,没有能力帮助孩子指导孩子去进行学习,将一切要求和期望都压给老师,认为那些都是老师需要考虑的东西,“我家孩子作业出现问题老师就发到群里进行批评,不仅孩子脸上难受,家长也没面子,教师这不是侮辱人么?”很多家长心里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长时间的累计,最终就会爆发出来

家校共育的理念必须贯彻,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能当甩手掌柜,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和家长都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是为了孩子能够良好发展这一个目标去进行努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对多、点对面的形式去进行教学,肯定会出现对学生照顾不全的现象,但是老师也毕竟是专业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肯定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家长往往在学生教育方面想要老师多去付出一些,这也是对于老师的信任以及寄托,然而老师又想让家长多付出一点,在减轻自身压力的同时,能带给学生更为全面的教育。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各司其职,教老师“传好道、授好业、解好惑”,家长加大对孩子的关注度,督促、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并当好“第一任老师”潜默移化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结束语

老师和家长不应该是对立面的,两者需要相互谅解、相互尊重,两者只是处于的立场和角度存在区别,但是目标却是一样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换位思考,相互之间通过“位置的互换”,则可以加深相互的理解程度,当矛盾减少以后,才能将“绳子”拧成一股,为了相同的目标共同努力,所以“家校共育”任何一方都不能当甩手掌柜。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共育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