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在当代视域下的传承研究*

2020-07-13 00:47夏艳萍
大众文艺 2020年18期
关键词:彩塑敦煌技艺

夏艳萍

(兰州交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泥塑敷彩技艺,产生于敦煌当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千百年来世代传承。可以肯定地说,敦煌彩塑艺术能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且神采依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门古老、精湛且独特的制作技艺。

近现代以来,传统美术技艺不被社会重视,许多身负技艺的匠师们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收入绵薄,子孙后代大多不愿意接手祖传行业,加之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极大地转变,院校化的成才之路,根本性地改变了“子承父业”式的古老技艺传承方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境地,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亦是如此。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到底如何传承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基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与高校美术教育的结合,必将成为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最有效手段。首先,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且有广阔的科研平台,能为彩塑制作技艺的教学、科研提供便携的实践场;其次,高校学生自身无论在文化艺术修养还是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方面,均高于社会中普通招募的学徒,对技艺的掌握与理解会更具优势;再次,彩塑制作技艺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造型基础与艺术功底之上,高校的文化艺术专业氛围都为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保障。如果能让诸如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此类的传统美术技艺走进高校课堂,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学院派”,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自会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与高校美育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高校美育环境,将敦煌彩塑的魅力展现给大学生群体,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提高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关注。由对敦煌彩塑的感知,上升到对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了解、体验、传播、推介,进而加入对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的队列中。

1.以相关课程为核心的美育辐射

高校可建立以《敦煌彩塑鉴赏》《敦煌彩塑小品制作》等为核心的选修课体系,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美育辐射范围与力度。以课程方式,通过经典彩塑作品的鉴赏及彩塑制作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度与浓厚兴趣。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外,亦可选择“尔雅”“智慧树”等线上教育方式,并通过非物遗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人参与实际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以实践为主体方式的美育传承

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彩塑工作坊,以工作坊为中心,定期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吸引大学生群体参与彩塑制作。通过从和泥、捏塑、上彩整个过程的参与,使学生体悟敦煌彩塑艺术的魅力。此种传承方式,既加强了学生对非物遗本体彩塑制作技艺的了解认知,也通过亲身参与制作,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包括对敦煌彩塑材料的感知,对成型作品审美特征的把握等。与彩塑工作坊实践教学相配合,则以学生社团为辅助,利用周末、社团活动日组织丰富多彩的与敦煌彩塑相关的活动,如敦煌彩塑作品展示、敦煌彩塑视频展播、泥塑小品制作、泥塑上彩体验、彩塑文创产品开发等,扩大学生对非物遗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了解与关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接触敦煌彩塑及制作技艺,进而走进敦煌彩塑,了解与学习彩塑制作,再上升为传承推介非物遗敦煌彩塑制作技艺。

3.以讲座、展览为辅助的美育拓展

高校可通过“敦煌艺术大讲堂”等系列讲座活动,聘请敦煌艺术研究名家、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人等开展相关学术讲座,普及敦煌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敦煌艺术的传承意念。与此同时,高校亦可发动本校资源或通过引进展览、宣传推介展览等方式,积极向学生展示或介绍高水准的与敦煌艺术相关的作品展览,扩大学生对敦煌艺术的认知度,此种手段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高校美育教学的重要拓展方式。

二、与专业美术教育的结合

如果说与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相结合的高校美育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亦是为了扩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那么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与专业美术教育的结合,则更多是为了培养彩塑制作技艺相关的专业传承人才,为传统雕塑“学院派”的建构,进行有效的实践。

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基础教育,基本延续的是西方模式,大多数院校在基础造型训练环节,采用仿照西方美术教育方式,以临摹、写生石膏像,学习人体解剖原理等方式展开,而中国古典画作和雕塑,作为中国自己的艺术传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和学习。敦煌彩塑作为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是研习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应该值得重视与深度挖掘。

1.将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纳入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体系

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尤其是与敦煌艺术相关的特色专业教学中,可积极探索将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纳入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诸如国画专业教学,即可将长期沿袭的基础造型训练中以画“外国石膏像”为主的素描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把学习对象“外国石膏像”改为“彩塑造像”或“中国塑像”;雕塑专业学习中,亦需从基础训练阶段,就介入敦煌彩塑制作的内容,让学生去感知传统雕塑的魅力,以中国化的审美,去建构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这对学生后期专业的学习亦是非常有帮助的。

2.探索创新敦煌彩塑制作技艺课程教学方式

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其中对制作者的造型、绘画等功底要求非常高,且制作过程中还涉及“手感”“体悟”“神似”等诸多艺术要素,这些均需要丰富的经验为支撑,故此,将彩塑制作技艺以专业课程的方式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开设,对师资的要求较高。为了保障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实际教学中,可探索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聘请彩塑名家、有经验的民间匠师为导师,与高校专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保护完整掌握敦煌艺术传统制作技艺的画家、塑绘艺人。学院聘请他们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辅导教师,发挥他们的技艺特长和‘传帮带’作用,结合学院美术实训教学,以传统授艺方式培养学院美术专业学生成为掌握敦煌彩塑、壁画技艺的人才。使古老的敦煌艺术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得到传承和发展。”①此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必将极大地提高相关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探索。在技艺传授的同时,要注重对石窟的起源、历史发展、石窟样式、时代特征等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进而更准确把握传统技艺的精髓。在彩塑制作技艺教学上,从最初的材料采集、加工到中间的搭架、绑扎、塑造至最后的彩绘都要全环节细致教学,以期使学生完全掌握古代工匠所采用的一整套制作工艺。实际教学中,必然会存在学生对技艺理解的不同层次,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技艺的传授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与当代高校教学相结合,从美育角度,扩大传承的范围与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群体能够对此项技艺予以了解、热爱,并致力于对其进行推广;从专业教育角度,培养真正掌握技艺的彩塑人才,并引导其热爱此项技艺,能在未来的专业发展中,持续予以实践探索,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在当代视域下较为有效且可行的传承途径。

三、利用信息化平台的传承创新

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大特征即是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交流展示平台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全新而广阔的平台。将敦煌彩塑经典作品、敦煌彩塑制作方法流程、制作彩塑的古代工匠相关背景、敦煌彩塑创意应用等知识内容、代表作品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扩散传播,让社会中更多的群体参与到对敦煌彩塑艺术的热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关注中来,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传承方式。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在资金与技术支撑的条件下,可建构敦煌彩塑与彩塑制作技艺虚拟博物馆。此虚拟博物馆的建构,具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重要意义。与实体博物馆相比较,虚拟博物馆不受展览场地、空间时间、展品数量、参观人数等条件的限制,能方便且综合展示与敦煌彩塑及彩塑制作技艺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制作方法、流程、传承人情况、临摹复制的相关作品等,这些都使得虚拟博物馆在非物遗传承媒介选择中越来越凸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况且在与社会各界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交流研讨及相关内容的更新展示方面,虚拟博物馆也有着绝对的优势。较为遗憾的是,目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相关的虚拟博物馆建构仍是尚未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所以,此领域在未来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利用信息化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探索研究,有较深刻的意义。便携高效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既拓展了非物遗传承的媒介与方式,又扩大了传承的对象范围,也必将会成为非物遗未来传承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结语

敦煌彩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经典代表,亦体现着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情感。当我们欣赏赞叹敦煌彩塑的魅力时,也不由得会惊叹于古代工匠的无限创造力。简单的材料,塑绘结合的手法,却塑造出了多姿多彩、生动感人的佛国世界各类形象。惊叹之余,更应该深思的是,如何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继续传承延续下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结合,从美育教学到艺术专业教育,在扩大传统技艺传承辐射范围的同时,培养专业的传承人才,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在当今社会传承发展的绝佳途径。与此同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信息社会的多样传承方式,如相关虚拟博物馆的建构、微信平台传播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中来,真正实现薪火相传,是历史机遇亦是社会责任。

注释:

①杜永卫.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J].当代敦煌,2013(01):203.

猜你喜欢
彩塑敦煌技艺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