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耐力和体质不妨练练静坐

2020-07-14 02:32张泽峰
少林与太极 2020年1期
关键词:颜回耐力全身

张泽峰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日本的健身专家却提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观点:每天静坐3-5分钟,能使机体反应灵敏,耐力和体质会更强劲。而且他们还强调,在如今节奏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静坐锻炼简便易行,经常做,还可调节人体内分泌,让心境更加和顺平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血液中的乳酸盐是控制人体疲劳感的一种重要化学成分。乳酸盐浓度越高,疲劳感就越强。科学家还发现,静坐能使乳酸盐的浓度减低,人体疲劳感也随之减低,机体反应就变得更加灵敏,耐力更加持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静坐能让大脑趋于平静,使全身慢慢放松,能起到比睡觉更好的休息效果。

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留学日本时,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彻夜难眠,整天没精打采,多方医治都不见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旧书店中购得我国明代理学专著《王阳明全集》,内有“静坐”一章,郭老便每天照本练习。两周过后出现奇迹,整夜能酣然入睡,头昏心悸的现象也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然痊愈。于是,郭老便对静坐作了一番考证研究。追溯历史,他认为静坐来源于东方两个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他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时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论者多认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

我国自古以来,凡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静坐,其鼻祖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著名养生家彭祖,以后传入儒家。印度的静坐功瑜伽,是印度古代哲学的一个学派,也是闭目端坐,全身放松,控制呼吸,达到入静状态。

静坐前的环境、心情、坐姿、呼吸等方法都要严谨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首先环境要求安静无干扰,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不在气候恶劣(如大风、大雨、雷电)时进行,室内的光线要柔和。不可让后背迎着风,否则人体易伤风。

第二步,凡静坐前,先处理好一切杂事,安静好身心,以免静坐过程中分心,影响到静坐的效果。不要吃得过饱,更不要饥饿或饮酒。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入座。提前排解大小便。静坐时要穿宽敞的衣服,这有利于静坐时的气血流畅。

第三步,静坐姿势分为正坐和盘坐两种。正坐时,上身挺直,下颌紧收,轻轻闭嘴,目视水平前方,双膝平放在椅子边缘,两膝间距约为两拳宽,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手手指并拢,放在大腿内侧。盘坐的姿势跟传统佛教中打坐的姿势类似,将双腿盘起互相交叠,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搭在双膝之上,全身尽量放松。

第四步,姿势摆好后,开始呼吸调整。初学静坐的人,可以通过一边默数呼吸的次数,一边调整呼吸节奏的方法,慢慢集中意识。

第五步,建议练习者先幻想一片空白的空间,然后幻想眼前出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如碧绿的草地、蓝色的大海、奔流直下的瀑布等,再逐渐幻想自己慢慢进入了这个空间,心情无比愉快。冥想保持10 - 15分钟左右,意识再转回到呼吸上,深呼吸3-5次,最后慢慢睁开眼,全身伸展一下,就完成了一次静坐练习。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静坐时配些轻柔的音乐,也可以点一些自己喜歡的薰香油,更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颜回耐力全身
颜回偷食
《老人与海》读后感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冬日暖暖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