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完成红壳竹“1号”良种申报省级测产工作

2020-07-15 01:05王红莉,张旭庆
绿色天府 2020年6期
关键词:测产达州市古树名

本刊讯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对成都市2019年申报的红哺鸡竹良种—红壳竹“1号”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前往都江堰市测定区域试验所栽植的红壳竹“1号”产量,经现场测定,红壳竹“1号”亩产约670kg,专家组对该品种的优良表现给予了一致肯定,此次测产将作为红壳竹“1号”今年申报审定品种的重要依据。红壳竹“1号”是都江堰市凯达绿色开发有限公司历经12年选育的良种。2014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应用备受林业部门的关注,现有面积5万余亩,主要推广区域在成都都江堰、彭州、眉山。

(王红莉/文 张旭庆/图)

北川县扎实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本刊讯当前是森林防火和地灾防治的关键时期,北川局始终紧绷安全之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一手抓森林防灭火,一手抓地质灾害防治,扎实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北川局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主动担当作为,强化联防联控,制定森林防灭火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核查方案,明确核查内容及方法,细分核查阶段,提出核查工作要求,班子成员会同县级相关部门,对全县各乡镇开展森林防灭火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导检查,压实乡镇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陈明杰/文图)

达州市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本刊讯创森期间,达州市始终坚持全民共享共建的创森方针,充分挖掘达州特色文化,整合社会资源,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是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评选香樟、黄葛树为达州市“市树”,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内涵。融入“巴人”、汉阙、红色文化和巴山渠水森林文化,全力打造凤凰山、百里峡、五峰山等5大自然教育基地和4大生态文化公园。二是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捐资建绿、亲手植绿、爱绿护绿等方式,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三是广泛开展创森宣传活动。通过在达州日报开辟创森宣传专栏,在《中国绿色时报》举办创森专版,在城市重要节点设置创森宣传碑牌,利用达州电视台、城市LED显示屏和出租车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创森宣传标语,以及举办创森摄影、征文大赛、生态科普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创森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吴 茜/文)

资中县古树名木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刊讯近日,资中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开展古树名木全域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外业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数据和影像资料,为全县古树名木保护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将全面开展全县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

据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古树名木共139株,分布在18个镇,具有生物多样性、独特观赏价值、历史人文研究价值等明显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城中心城区古树名木数量占据半壁江山达70株,充分彰显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王 娟 何晓东/文)

绵阳市全员下沉蹲点督导森林防火

本刊讯2020年5月以来,绵阳市全域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较往年同期显著减少,全市林区异常干旱干燥,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为深入贯彻国务院督导四川省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动员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确保今年防火期内不再发生森林火灾,市林业局党组决定:从5月15日起,市林业局全体县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全部下沉基层一线,蹲点指导森林防灭火工作。

蹲点督导以来,市林业局共派出7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和园区,深入乡镇、村组、林区等森林防火一线,走村串户、明察暗访、座谈交流,层层传到压力,压紧压实责任,严格检查值班值守情况。

猜你喜欢
测产达州市古树名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小麦测产迎丰收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