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竹篮

2020-07-28 04:46苏凝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圆子竹篮编织

苏凝

上周六,我在清理阁楼上的旧衣服时,发现了一个泛黄的旧竹篮,那是外公10多年前編织的。摩挲着包浆稠厚的竹篮,我不禁又想起,瘦削的外公坐在椅子上静静编竹篮的情景。外公总是在门前不停地穿飞篾条,那抹不掉的记忆里,晃动着外公的辛劳和执着,如一朵粉红色的牵牛花,时刻怒放在我的眼前。

外公所在的村庄像一棵古老的树,扎根在一片土地上。周边山上生长着很多柳竹,那些经过了严寒酷暑、风吹雨打的柳竹,竹竿笔直,竹节稀疏,竹质柔软且有韧性,是做竹篮的天然材料。孩提时每次去外公家,我都看到外公的房间里堆满了墨绿色的柳竹、淡黄色的篾片和摞得高高的青碧竹篮。

外公家人口多,生活拮据,为了补贴家用,外公没日没夜地编着竹篮。新编的竹篮呈青绿色,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变成金黄色。那时还没有一次性塑料袋,竹篮轻巧又便宜,是家家必备的生活用具。人们买菜用篮,打猪草用篮,走亲戚装礼物也用篮。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去街上买菜,必定要在肘部挎一个篮,篮里放一个青花大瓷碗,买的豆腐就装在碗里。过年时,母亲要做很多豆腐圆子,做好的圆子就放在柳竹篮里,再盖上白棉布,吊在房梁上。由于竹篮有许多网孔,四面透风,圆子放在里面可以存放十多天不腐坏。外公编的竹篮就是这种最常用的家什,一个个竹篮经外公的巧手一摆弄,大方秀气,紧实耐用,外公一编好就被商贩收购了去,颇受人们的喜爱。

一年寒假,我来到外公家。外公上山砍柳竹,我也跟了过去。到了山上,山路旁有一大片青翠欲滴的柳竹,年幼的我握着小刀就要砍。外公一把制止了我,说:“这是今年新长出的嫩柳竹,不硬朗,不能做竹篮,要选生长了两三年的老柳竹才能编出结实的好竹篮。”我不解地问:“咱们不说别人也不知道呀,砍吧。”外公直摇头:“新柳竹含水量多,做的篮子不结实,用不了多久就坏了,做竹篮要凭良心。”离开那片嫩柳竹,我跟外公继续朝前走。在一块巨石旁,终于找到一丛丛粗壮繁茂的柳竹,外公兴奋地说:“这柳竹好,既硬朗又有韧性,做竹篮可以用很多年,可以砍了。”

砍回柳竹后,外公用锋利的篾刀将其剖成竹条和细篾片,然后刮光滑。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编起来,他先用四片竹条摞成井字形起底,再用细篾片以“挑一压一”法,即挑起一条经篾压住一条纬篾,认真地进行编织。编竹篮有七八道工序,由于工序繁琐,一天只能做两三个。外公说,年轻时外出讨生活,只要随身带一把篾刀,不管走到哪里,找些柳竹就能编篮去卖,用手艺吃饭不成问题。

外公总是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自己的手艺里头,我常常会偷偷观察他编篮时的表情。那时的他格外认真,那副不容打搅的严肃庄重与专心的神情极耐咀嚼,俨然像是画中的人物,凝神、专注,令人忍不住去端详。当外公的订单增多,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唤我帮他收篮口。收篮口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却不容易。刚开始我还收得比较认真,后来坐不住想出去玩了就开始偷懒。外公看了直摇头,动手拆掉松垮的,让我重新收,并且念叨着,“编筐编篮,全在收口。”我被外公的一丝不苟镇住了,再也不敢胡编乱收,老老实实地学习外公的花纹收口,收紧每一根篾片,编出漂亮的花纹,直到外公满意为止。

外公的性格倔犟,有一次他生病了,但有个客人订购了4个竹篮,第二天早上就要。那天晚上,外公彻夜不眠,一直坐在灯下编篮,手被篾片划出血了,就找点胶布缠上继续编。夜深了,外婆心疼外公,劝说:“歇歇吧,身体要紧。”外公充耳不闻,还是不停地编,淡黄色的篾片如蝴蝶般在他手上翻飞,天亮时外公终于将4个竹篮编完了,这才躺在床上休息。

简朴的时光里,外公除了种地,就是编竹篮,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激情。说起来,编竹篮的收入微薄,但外公从12岁开始学编篮,就再也没放下过,一直编织不辍。到了老年,外公的生活条件变得好了许多,他仍旧一如既住地劳作和编织,我曾经轻声劝外公:“外公,现在已没多少人用竹篮了,你不要做了,歇一歇吧。”外公微微一笑,停下手中的活儿,深情地凝视着那些已做好的竹篮,自豪地说:“村子里还在编竹篮的共有3人,我的篮子做得最好,一些果园的老板特地慕名跑来订购,用来给游客们装采摘的水果。那些游客们见了我手工编织的篮子,可喜欢了。”

竹篮,是外公的心思,亦是外公孜孜以求的匠人精神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外公亲手编制的一个又一个竹篮,能堆积成一座小山,它是外公的骄傲,更是外公的精神寄托。而外公编竹篮时专注认真的样子,也时刻激励着我做每一件事都要踏实诚恳、精益求精。我想,这也是外公希望我做到的。

编辑 鲍琦

猜你喜欢
圆子竹篮编织
体验编织的乐趣
小竹篮里的秘密
彩色竹篮
有老人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清明圆子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藏在地下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