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国家之谜

2020-08-02 11:01
新传奇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克劳斯斯洛伐克李光耀

合并仅仅23个月之后,新马分裂。据说,李光耀一生只哭过两次,一次是母亲去世,另一次,就是在签署新马分离法案时黯然落泪。他说:“我一直认为新马应该合并,我们的经济和地理一脉相承,人民血浓于水。”

在大大小小的国家里,有一类国家比较特别,提到一国就容易想到另一国。比如,刚果(金)和刚果(布),苏丹和南苏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朝鲜和韩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它们基本上都可以归入“伴生国家”这个范畴。

伴生,一强一弱之共生也。伴生国家地理临近,有着特殊亲缘关系,甚至曾经共处一个国家或君主统治下。典型的伴生国家还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和爱尔兰,印度与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近年来虽势均力敌,但在历史上,狮城也只是伴生在大马卧榻之侧。

伴生国家类似兄弟姐妹,有的甚至是孪生儿,在各自国家成长中往往把与对方的关系摆在前两位,又存在一定的竞争乃至敌对关系,是国际关系中一类特殊的国别组合。

印巴分治:挥不去的伤痛记忆

1947年,以宗教信仰为主要分界线,在原“英属印度”地盘上相继形成了两个自治领——巴基斯坦自治领(覆盖如今的孟加拉国领土)和印度自治领。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56年3月23日和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共和国。

自独立以来,印巴就因克什米尔等领土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3次爆发战争。2019年8月,印度莫迪政府宣布终止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宪法地位,再次刺激了巴基斯坦的神经,使得两国剑拔弩张。历史上,联合国以及美、苏等大国领导人,都曾介入过印巴问题。而且,印巴开国领导人曾“并肩”为独立而战。但这些都无法让两国对克什米尔问题作出让步。

去年12月,印度议会通过《公民身份修正法案2019》,授予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国的“受宗教迫害的”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以及天主教信徒“非法移民”可以合法申请印度公民身份的权利,穆斯林未被包含其中。此举激怒了德里、海德拉巴等地的穆斯林,抗议活动中发生的警民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当时,印度紧急从克什米尔撤出约7000名士兵,以应对严重的全国骚乱。

这次骚乱余波未了,甚至在特朗普今年2月访印期间还有恶化,蔓延到首都新德里的东北部区域。它再一次提醒人们,印度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并没有因为分治沉寂下来,反而因为这种对身份的强化以及在巴基斯坦“拥核”、印度经济崛起后所产生的“改变地缘现状”冲动,而旷日持久。

新马“分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短暂的日据时代结束。重新掌控了整个马六甲地区的英国人,开始设想在各地让出“治权”以保留“主权”,通过维持新加坡在马六甲地区重要贸易深水港的特殊地位,来继续占有东南亚殖民地。

1959年5月,人民行动党在宣布自治后的首次大选中获胜。当年6月5日,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李光耀总理在成立仪式上高呼:“新加坡的历史从此开始了!”独立之初,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为581平方公里,经过多年扩充,也不过700多平方公里,缺乏战略纵深。因此,李光耀将目光投向了和新加坡隔着1公里宽柔佛海峡的马来西亚,积极地主张新马合并,将新加坡看作是未来马来西亚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想将新加坡建成联邦制下实现长治久安的一州。

1961年,马来亚联合邦刚刚独立4年后,马来西亚国父、马来亚联合邦首任总理东姑经过反复权衡,宣布成立“马来西亚”的计划,把马来亚联合邦、东马的沙捞越和沙巴两州、新加坡自治领,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崭新国家——马来西亚。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正式并入马来西亚。

1964年,马来西亚举行联邦大选,喊着“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李光耀北上角逐竞选,新加坡与吉隆坡中央政府的关系迅速恶化。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议会以126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即刻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在同一时间,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即日起正式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

合并23个月之后,新马分裂。据说,李光耀一生只哭过两次,一次是母亲去世,另一次,就是在签署新马分离法案时黯然落泪。他说:“我一直认为新马应该合并,我们的经济和地理一脉相承,人民血浓于水。”

不过,新马两国依旧往来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早已固化。双方相互保持着警惕和距离,唇枪舌剑一直不断,但始終恪守“旧邦同盟”的外交底线。时至今日,新加坡的国徽上依然保留着一头浑身黑色条纹的金虎,以反映与马来西亚之间的渊源。两国民众也来往频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加坡宣布所有曾途径东南亚、日本、瑞士和英国的入境者,都须先自我隔离14天。唯独因新马两国相互依存的特殊性,新加坡人和马来西亚人不受新措施影响。另据马来西亚卫生部长阿汉透露,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在公共卫生、医药和信息分享等方面展开合作。从面对疫情互持互助的开放态度上,新马之间的微妙关系可见一斑。

斯洛伐克和捷克的“天鹅绒离婚”

1918年,一战进入尾声,奥匈帝国败亡,欧洲中东部版图发生巨大变动。巴黎凡尔赛宫的和平谈判期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14条”原则,倡导民族自决。原奥匈帝国境内的多个民族,获得成立主权国家的机会。以马萨里克为首的捷克民族主义者认为,在强邻环视的情况下,弱小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只有走到一起,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享有发言权。1918年,一个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便出现在欧洲的版图上。

在一战结束后,中东欧地区地缘政治形势险恶,四面受敌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不得不抱团取暖。面对德国和奥地利的日耳曼人威胁,捷克人需要斯洛伐克作为通往乌克兰和俄罗斯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东部走廊,斯洛伐克则需要捷克帮助对付来自匈牙利的军事压力。

然而,导致两国干脆利落分手的,却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1992年举行的全国大选里,捷克人把右翼市场自由主义者克劳斯(时任捷克总理)送进了总理府,而斯洛伐克人则选择了左翼的梅洽尔(时任斯洛伐克总理)。作为强势民族的代表,克劳斯试图以中央政府的姿态把市场自由主义政策强加在斯洛伐克身上,遭到了后者的反对。

在经过了多轮激烈谈判后,克劳斯和梅洽尔决定,在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彻底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有南斯拉夫解体战争为前车之鉴,克劳斯和梅洽尔决定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公投,以防激起任何民粹浪潮。在没有任何民主程序的情况下,各自宣布“离异”,结束了70多年的“婚姻”。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流血冲突,被认为是最和平的国家分裂进程,史称“天鹅绒离婚”。

到了今天,当初主张分家的克劳斯和梅洽尔,依然相见是朋友,还经常一起搭档出席各种研讨会,讲述他们商议“和平分手”的经过。(《看世界》)

猜你喜欢
克劳斯斯洛伐克李光耀
梦想是一件粗布衣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最后一瓶牛奶
坚持梦想的斯克劳斯
新加坡呼吁正确纪念李光耀
李光耀生病住院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