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如何心理护理?

2020-08-22 09:56文丨余香梅西部战区空军医院
保健文汇 2020年3期
关键词:监护室心理特征重症

文丨余香梅(西部战区空军医院)

导读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而且其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明显、躯体功能严重受限,同时多数患者身体上留置多种管道、医疗器械等,加之此类患者多为突然发病,对自身病情缺乏认知,对预后效果存在未知,凡此种种均为重症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且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心理,这不但不利于疾病的顺利治疗和护理,而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者指出,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轻则影响身体恢复,增加治疗费用,重则加重病情,影响预后效果甚至引起死亡。因此,不但要给予重症患者积极有效的身体护理,而且要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做好其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改善病人心理状态,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重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焦虑、恐惧。在发病初期,重症患者一下子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疾病带来严重不适的同时要一个人面对陌生环境,见不到亲属也不允许亲人陪伴,病人往往对自身疾病及环境产生严重的恐惧感,进而进入明显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等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的适应能力及生存质量。

否认、偏执。重症患者经过抢救和初步治疗后,急性症状基本得到初步控制,病情也逐渐趋于稳定和好转,此时病人往往会出现否认、偏执等不良心理,多数病人在此阶段会否认自己得了重症,而且认为自己的疾病没有那么严重,并不需要进行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等特殊治疗,有的病人还会认为气管切开后会影响以后的语言功能而排斥医护人员,偏执的认为这些治疗措施是无必要的,从而严重影响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影响疾病转归。

抑郁、悲观。重症病人在入住重症监护室4-5d 后,常常出现抑郁、忧虑等不良情绪,而且越是青壮年、在职人员这种情绪越为严重。分析原因可能是,经过几天的抢救和治疗,病人已理性认识到自己确实得了严重疾病,而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一方面他们顾虑疾病会留下后遗症,影响以后的职业能力,害怕失去工作及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害怕自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交能力,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这种心理会导致患者郁郁寡欢,从而对未来及自身疾病产生悲观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对未来产生绝望。

急躁、不安。随着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的延长,多数重症患者的疾病恢复往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此时患者既担心工作、事业受阻,也为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而担忧,有的患者由于采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治疗,为其带来严重不适的同时也影响其语言沟通能力,身体的不适及心理的压力和痛苦叠加在一起而难以表达和倾诉,从而易出现急躁、不安、耐心缺乏等过激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及精神状态,易出现易怒、不配合治疗及护理、对抗医护人员的操作等。

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以往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减轻病人病痛、缓解其临床症状及身体不适方面,即注重疾病及身体上的照护,而对病人的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和关注。由上文对重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可知,相比于普通病人,此类患者的心理更加复杂、多变,其心理压力、精神创伤及情绪不适更加严重,从而决定了他们对心理护理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护理人员要高度关注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需求,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要高度重视病人的心理诉求,尽可能满足其心理护理需求。

加强医护患沟通。在重症监护室,病人处于被动接受治疗及护理的地位,加之其病情危重、语言沟通能力首先等特征导致医护人员将照护重点放在医治及处理患者疾病方面,医护患之间缺乏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难以了解重症病人的心理及想法。尤其是病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初期,这种停留在单纯面对疾病之上的医护患关系不利于消除重症病人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提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意识,要在不影响疾病治疗及处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与患者多一些交流、沟通,尽可能满足其心理方面的需求,如对于意识清楚的重症病人,护理人员可在手术前耐心向病人介绍其病情、治疗方法、病房环境、工作安排等,并向其解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必要性和意义,而且强调这只是疾病治疗的一个步骤,是暂时性,疾病转归后就可转入普通病房,从而有利于消除病人的疑虑、担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特定时期病人出现的不良心理及情绪,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并通过肢体语言、触摸、微笑、肯定及语言等方式与患者沟通,及时消除其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如,对抑郁悲观的病人,要为其讲解疾病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介绍以往成功案例,强调病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及意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再如,对否认、偏执的病人,则要耐心为其介绍其发病情况及治疗情况,并引导病人正视自身疾病,恰当应用心理防御机制,理性面对疾病。

综之,重症病人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强烈的心理护理诉求,心理护理应作为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实施心理护理,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促进其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监护室心理特征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洞察儿童审美心理特征,保护儿童原生性表现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