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没有输家

2020-09-02 09:09丁鹏
读者·校园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三本失利二本

丁鹏

我曾以为,高考的主角当然是赢得高考的人:是那万分之一,考上北大、清华的佼佼者,他们是高考的门面担当,是媒体竞相采访的对象;是那百里挑一,考入“985”高校的精英,他们荣登高考金榜,是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的榜样;是那5%升入“211”大学的骄子,他们才配享有风光的升学宴,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而对于占比95%的考不上“985”“211”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占比60%连二本院校都没考上的学生来说,高考的意义是什么呢?当时的我把高考失利看作一场灾难,之后的生活都是灾后重建。直至我有足够的勇气与成熟的心智去反思,高考那幕剧对于我而言是悲剧还是喜剧,我是主角还是跑龙套的?

2009年,吉林省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是466分,我考了451分。当我把消息告诉父亲时,他只冷冷地说了句:“连二本院校都考不上,证明你不是读书那块料,在家跟我种地吧。”

我真的不想在家种地。我做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上不了学,就去打工。

那时母亲出走已经七八年,我与父亲平日又无话可说。为了能得到父亲的资助,我拼命干农活,希望赢得父亲的好感。

农闲时我翻开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发现,原来中国的好大学那么多,只是我不配。我在三本院校中看到陕西院校的学费相对便宜,但也要8000元,这对我仍是天文数字。我圈了几所三本院校,为避免承受不起学费,又圈了几所大专院校。

那段时间,亲戚、邻居轮流劝我不要念书了,他们让我体谅父亲一个人供我上大学的艰难,何况三本院校毕业未必能找到工作。我变得极度敏感,把每一个劝说我的亲戚、邻居都当作阻碍我前程的敌人,免不了说出一些重话,以表明我一定要上大学的决心。

有一天,我在大棚上通风,爷爷在附近的葱地里锄草。当他又跟我谈起让我别再念书时,我忍不住大声说:“如果我不上大学,没有出息,以后我爸老了你养他吗?”爷爷被我顶撞得特别生气,我也被家里人视为不肖子孙。

我在家待得不自在,去发小家找她倾诉。我还没进门,就听见她和她母亲的争吵声及摔东西的声音。她母亲讽刺说:“连二本院校都考不上,就在家种地,还念什么三本院校?”我脸颊微微发烫,和发小尴尬地对视了一眼。

填报志愿那天,同学们由家长陪着,兴奋地聊填报的学校。我羞愧难当,在角落里敛声屏气。当我不自量力地在本科一批院校栏里写下“北京大学”时,并非有万分之一的希冀,而是知道北大和我再没有任何关系了,再见,我的白日梦!我曾幻想和暗恋的女生填报同一所大学,但我的分数比她的低48分,再见,我的“朱砂痣”!

班上考最高分的是市文科第一名,学校派了两辆宣传车走街串巷宣传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越来越多的同学被各自心仪的高校录取,我也收到越来越多的升学宴邀请。但我一个都没有去,因为我无地自容。我没有办升学宴,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没人替我高兴。父亲终于同意给我出一半学费,剩下的一半我要坐火车去甘肃省白银市,向一位亲戚借。

开学前,我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从长春坐33小时的火车硬座来到西安,然后一路向西,8小时站票又转1小时客车,到了白银。直至借到钱的那一瞬间,我才确定我能上大学了。

入学不久,我听学长、学姐聊天,说在招聘会上保安看到三本院校的学生连门都不让进。虽是传闻,但听了也未免让人灰心。我问舍友:“我们算不算大学生?”舍友郑重其事地查了一下资料,说:“算。‘三本生和大专生都算大学生。”

我在西安有个童年玩伴,再见到他时,他已是留学美国的学生。我静静地听他和他哥哥聊苹果手机,插不进一句话。当时,我对iPhone的了解仅仅是新闻报道中有年轻人为买苹果手机卖肾。我的手机是电信公司在校园做活动时充300元话费送的,我在他们面前没敢把手机拿出来过。

他毕业去了一家台湾公司,月薪1.5万元,我在吉林和安徽的建筑工地做会计。在工地上,有时我也会帮项目部干些体力活。睡在活动板房里还不免被老鼠光顾,老鼠喜欢翻屋内的垃圾桶,甚至还跑到我的床单上拉屎。这些我都能够接受,接受不了的是月薪就2000元,还被拖欠了5个月。

我看着自己身上花20元钱买的褪色严重的短袖,挠着自己用推子推的寸头想,我的生活为什么就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因为出身寒门吗?高中高我两届的学长高考以700分考上清华,他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清洁工。因为毕业于三本院校吗?文学社的一位学长从我们学校建筑系考研考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因为单亲吗?也不是每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都像我一样自卑,在生人面前不敢大声说话,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上初中時,班主任听到我说“没考好”,就对我进行灵魂拷问:“是你没考好,还是你没学好?”每次考试失利我都用这句话拷问自己,的确都是我没学好。学得扎实,就不需要运气。高考也是如此,问题不是失利,是自己还不够优秀。

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发现我高考失利的故事有另外一个版本:

我上的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我是这所小学的最后一届毕业生。16个同学在后来只有3个参加了高考,大多数在小学或初中毕业后就打工或务农。高考失利的前提是至少我还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我就读的初中是市里的一所私立学校,当时很少有农村家长把孩子送入“贵族学校”。我在小学时连英语都没学过,上初一时学校却直接请外教给我们上了一节课,我惊讶得连下巴都快掉了。

中考我考重点高中差两分,继续读私立学校。差两分每年学费要多交800元,这对于父亲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他继续供我上学。那时候他患癫痫已有6年,频繁时每个月要犯一两次病,严重时舌头咬得都是血。

高考那天,很久没见的母亲特地回来,父亲在旁边推一辆破自行车目送我走进考场。他们分开那么多年了,即使偶尔见面也会争吵。高考那两天,为了我,我们短暂地做了回一家三口。

我上大学学费不够,曾因为劝我放弃念书被我怼过的亲戚反而过来给我送红包。

一次放假回家,父亲说他办了个残疾证,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我觉得特别心酸,因为我发现自己很少关心父母。他们住宿是否安好?饮食是否可口?生活是否顺利?身体是否康健?所幸父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每次回家,我也都能看到农村的面貌在一点点变好。

我的大學虽然是一所三本院校,但上大学时教我们的老师都是本部的,每天从本部坐校车来给我们上课。有的同学遇到仰慕的老师,后来就考了他们的研究生。

我对第一份工作也没太多可抱怨的,社会没有歧视我毕业于三本院校,给了我一份工作,让我在西安落户。最后5个月,我的工资涨到了2800元。辞职以后,单位把欠我的5个月工资都给了我,是这笔钱支撑我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

而我发小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最终考上一所很好的师范院校,现在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你看,高考失利后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一直很糟,也在一步步变好!就算是跑龙套的,也会像电影《喜剧之王》中柳飘飘对尹天仇所说的:“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死跑龙套的!”

高考是什么?它并不是你高中岁月的总结,而是你向未来搏击的开始。开始被揍一拳没关系,被打得很难看没关系,被打倒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爬起来,调整心态和战术,这样你会更快、更有力、更兴奋!高考之后没有输家!只要你爬起来继续努力,你的人生依然有看点,依然有胜算。

其实每个人都是高考的主角,你考得好,人人羡慕;即使高考失利,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要讲的是一个逆风翻盘的故事。

高考后第6年,我收到了北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以为会得到村里人的称赞,没想到又是灵魂拷问:“研究生是公费吧?”“高考考上北大政府会给钱,研究生考上北大政府给你钱吗?”“研究生毕业分配工作吗?”“北大毕业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吗?”“你也该处对象了,在学校抓紧处个对象吧。”……

当时我们都在发小家帮工干活。看到我的反应,乡亲们大概觉得我考了个假研究生。我脸颊发烫,干活更加卖力。他们便夸赞我从小就能干。

我觉得乡亲们问得真好。其实哪有什么名校光环,人人生而平凡。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昂扬向上的生命意志永远比学历更加重要。

与意志同样重要的,是意义。高考也是一道人间难题,难题并不仅仅抛给高考失利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答案:从幼儿园到高中,读十几年书似乎就是为了高考。那高考之后呢?考研之后呢?人生目标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如何活出自我?

每一道人间难题背后,都暗含转机。

猜你喜欢
三本失利二本
失去,亦是另一种获得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意大利修宪公投“失利” 总理伦齐宣布辞职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浅论金门战役的历史意义
会思考的食物
鸟人
中国足球国际裁判员亚洲失利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