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2020-09-10 07:22王东亚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中职学生中职语文

王东亚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中职语文教师应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完成中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任务。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教师重视并采取有效策略解决,以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侧重强调学生获得掌握知识、能力、方法等显性的能力和获得情感态度、个性习惯和经验修养等隐性的内在品质。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育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语文作为保障学生文化底蕴以及锻炼其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中职语文新课标的改革与重新修订,新课标也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列入其中,如何从单一的“语用”培养转向“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培养,是需要中职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缺位

教师素质提升是顺利实施语文课标的重中之重,当前,中职语文教师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改思维“阻抗”。部分教师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课程改革的漠视或拒绝。二课题博览是思维理性缺失。对语文课程的价值、本质不能做出深度分析和哲学思考;对纷繁芜杂的语文教育思潮、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主张和教学流派不敢质疑和审辩。三是“稀缺”思维普遍。中职语文教师普遍课务量大、杂事多,这使得他们将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日常杂事中,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视野变窄。

(二)语文教材呈现形态单一

教材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与桥梁,当前,中职语文教材在呈现形态、选文和编排体例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教材形态单一,创新缺乏,灵活性不够,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人文组元是目前国内教材编写的主要方式,是对工具教材的人文补偿。但是为了凑成人文主题,在选时文和特色文章时,存在选文不够经典,特色彰显不足的问题。中职语文教材基本是以“人文+文体”组元。在形式上符合“三维目标”时期的课改思想。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看,还存在知识内隐,不成体系的问题。

(三)语文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内容以单篇教学为主,教师注重讲解,缺乏全局思维,不从整本书或单元教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目标迷失,任务缺失,达不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学方法以使用课件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语文评价形式单一,基本是以学生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效果一般。

二、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课改思维力和课程建构力

打造区域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培育教师群体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跨校流通、区域教研、主题交流、课程观摩等形式,促使语文教师个体流动、思想沟通、经验交流、思维发展。以区域名师工作室为基地,以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为目标,加强老中青结合,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课程标准学习,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师中深入思想,落实于教学当中。校内以教研组为单位,打造教改团队,是提升语文教师思维力和课程建构力的有效措施。引入批判性思维是提升語文教师思维力的良方。随着职教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引入批判性思维方式,面对新课改心理上不抗拒,面对各种专家主张、各种教育理念和模式要审慎地运用推理去判断,不跟风、不盲从,理性思考,批判地接受和运用。语文教师只有吃透课标,才会真正提高课程的建构力。

(二)加强知识点明确、能力点明晰的中职语文教材建设

在选文上,要采用经典,突出特色。经典文章主要是古诗词、古诗文以及近现代公认的名篇佳作,有利于学生提升语感、建构语言。在选文上要注重选择有关能工巧匠方面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材呈现方面,应该打造纸质教材+二维码数字资源库线上资源与线下教材密切结合的新形态教材。对于难懂的语言知识点、文本解析、文学文化常识等内容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资源,这些资源以短小、精炼的视频、音频、动画等碎片化资源为主,便于学生自学和讨论。在教材编排上,明晰知识点和能力点。在“人文+文体”编排基础上,中职语文教材应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如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或能力点,贯穿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助读系统或训练系统之中。每个单元在导语中明确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以卡片或者知识链接的形式提供与单元和篇章相关的知识。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阅读方法等。

(三)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改革

中职语文教师可尝试以人文主题单元为依托,设置学习项目,确立学习目标,设定任务情境,分解学习任务,形成任务群。。通过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报告等流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教学,积极探索由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转向基于MOOC、SPOC与传统教学混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多元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方法多样。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发挥作用,促使其通过评价认识到不足,进而反思,促发主动学习积极性,评价将真正起到作用。语文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应综合这几种评价方式,要跟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三种评价方式发挥综合作用。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涉及教师、教材、教学和评价等多个方面,需要有核心素养高的语文教师,需要有知识点明确、能力点明晰的中职语文教材,需要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形态语文教学,需要构建多元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只有在综合效应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才会由目标走向结果。

参考文献:

[1]钱和生,朱翠霞.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5):103-108.

[2]李文燕.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0):290-292.

[3]季长青.关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8(95):57.

(洛阳市偃师职业教育中心 471921)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中职学生中职语文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