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完善井网研究及实施效果

2020-10-20 04:35张文杰
石油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J区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的西南末端。含油面积1.6km2,石油地质储量259×104t。其油层发育特点是油层单层厚度小,平面上起伏较大,砂体规模大小不一,连通性差。该块自1987年投产以来,只在油气相对富集的主体部位32-18井附近由167m井距加密至118m,而西南部井区由于油层薄,井网密度达200-400m,存在连片剩余油,随着开发的深入,主体部位井开发矛盾越来越大,边底水锥进,断层水等使水淹井不断增多,井况差井也逐年增多,致使开发效果逐渐变差。

为了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我们开展了以油藏精细描述为手段的地质特征再认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井网不完善的南部井区开展了调整井部署研究工作,从而对整个区块实施规模化挖潜、改善开发效果。

关键词:薄层稠油油藏;完善井网;水淹规律

1 油藏基本情况

J区块位于辽宁省凌海市西八千村西南,地势平坦,海拔高度1~2米,地面水系发育,交通十分便利。構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的西南末端。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于楼油层),含油面积1.6km2,石油地质储量259×104t。为中孔高泥质含量层状砂岩边底水油藏。

2 开发现状

截至2009年12月,J区块共有油井35口,开井29口,日产液417.6t/d,日产油60.0t/d,综合含水85.6%,累积产油38.79×104t,累积产水133.37×104t,累积注汽71.93×104t/337 轮次,采油速度0.83%, 区块采出程度15.0%,年度油汽比0.27t/t。

3 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

J区块自1987年投产以来,只在油气相对富集的主体部位32-18井附近由167m井距加密至118m,而西南部井区油层较薄,井网密度达200-400m,存在连片剩余油,随着开发的深入,主体部位井开发矛盾越来越大,边底水入侵导致水淹井不断增多,油井井下状况越来越差,致使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因此有必要对南部井区进行完善井网研究,实施剩余油挖潜。

4 完善井网研究

4.1精细油藏研究,重新落实构造

通过对J区块南部井区所做的横纵6条剖面,并通过邻井储层追踪对比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原始构造,重新落实了部署区域构造:J区块内部井间断层取消;锦2-25-10断层油层在平1井附近向北移动约200m;过040-171井附近发育一条北西方向的小断层,倾向南西,断距约15m左右,延伸长度20m。

4.2油层有效厚度落实

J区块油层发育相对稳定,在构造高点32-18井附近油层较厚,厚度在35m以上,向南油层逐渐变薄,主要研究区域南部038-191井区油层厚度在25m左右。

4.3 油层水淹情况落实

J区块原始油水界面为915m,但经过多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局部油井油水界面有所变化,经过对该区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区块南部038-191井区平面上目的层地层水已经推进到040-171井,水进速度约为56m/a;纵向上,井区内于Ⅰ组3砂体多发育为水层,于Ⅰ组2砂体水淹严重,于Ⅰ组1砂体未水淹。

4.4压力温度测试统计

J区块具有较高的地层压力,根据该块2004年三口井起泵测压数据及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特点,预计目前地层压力约为7MPa,地层温度约为45℃。

4.5产能落实

区块单井生产效果较好,平均单井射开油层厚度14.3m/6层,投产初期平均日产液30.0t/d,平均日产油15.5t/d,平均单井累积产油15788t,平均单井累积产水42812t,平均单井累积注汽24475t,累积油汽比0.65t/t,具有极高的产能。

4.6完善井网研究

选择J区块南部井距较大,井网控制程度低为潜力区,依据118m正方形井网,在038-191井区部署开发调整井2口,井号为36-181、037-191,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为1.77×104t。

5 实施效果

两口井已经于2009年1月全部完钻。037-191井完钻进尺958.0m,测井解释稠油层3.3m/2层,低产油层4.2m/3 层,水淹层9.3m/5层。2009年2月22日注汽投产,初期日产油高达14.1t/d,含水54.7%。最高日产油达到25.5t/d,含水仅为29.5%。截止2009年12月31日,037-191井已高效吞吐三周期,累积注汽5220t,累积产油2655t,累积产水4018t。目前日产油5.3t/d,日产液9.8t/d,含水为46.1%。36-181井完钻进尺958.0m,测井解释稠油层8.2m/3层,低产油层3.1m/3 层,水淹层7.6m/3层。投产初期日产油5.9t/d,含水56.0%,最高日产油17.3t/d,含水仅为36.0%。

6 结论

(1)精细地质研究,重新落实区块构造是老区复杂断块实施挖潜的基础。

(2)完善井网、对区块实施规模化挖潜,是边底水薄层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提高产能和储量动用程度、减缓递减速度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玉梅等.J区块于楼油层高含水原因认识及挖潜建议[C].锦州油田开发实践与认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李传亮编著.油藏工程原理[M].第四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60~379.

[3] 廖家彬等.锦45块蒸汽吞吐高产稳产的做法[C].锦州采油厂油田开发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42~50.

[4] 刘光辉等.注水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石化技术,2016(08 ).

[5]王文环.提高薄互层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05 ).

作者简介:

张文杰,女,198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2006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工程师,目前于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油田地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