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平台创新

2020-10-20 05:46王瑞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平台载体思想政治

王瑞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和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应如何丰富,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平台建设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内容;平台;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尤其要形成能够符合新时代特色、引领新时代发展、满足新生活需要的思想政治内容创新和平台创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范畴和平台载体必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一、新时代的背景与特征

时代背景是产生思想意识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根植于当前的时代特征,并与其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判断,是对中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我们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主要方面来认识理解新时代的新特征,并从这些特征中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再满足于粗放型增长模式,而要坚决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比如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富悬殊在部分领域拉大等问题,都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中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

(二)道路自信更加坚定

新时代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加强全党的高度统一,营造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巨大的优势和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稳定持久为人民办事、集中力量为人民办事的政治优势,给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的道路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中国道路越发显现出生命力和优越性,而西方民主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阶级性和局限性。因此,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越发坚定。

(三)文化自信不断彰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出现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來,党中央积极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与时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提出的“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标识性概念,已经成为国际话语场的基本共识。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和体系化,也更加彰显历史与时代特征,这是当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前提。

(四)民生保障更加完善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求不仅重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也重视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全方位要求,使社会治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基础。

二、适应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

针对上述时代特征,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也应随之调整。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全面反映新思想

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然指导伟大时代的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锐意进取,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时代之问,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社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实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统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下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推动伟大思想入脑入心。

(二)正面回答新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复杂化、社会多元化的特征,加之人民的思想文化修养越来越高,人们的个性化、自主性特征日趋明显,民主、平等、创新意识空前强化,思想日益多元化、深刻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化。这些新情况都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增加了难度。过度追求服从性和灌输性,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文化的特征,正面回答、正视问题,“以理服人”,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切实回应新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让人民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回应新时代提出的发展目标,以此为标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的跃迁和时代任务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新时代下瞄准新任务、发挥高水平、更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驾护航功能。需要教育人民群众更加牢固树立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和需求,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自觉,从思想和行动上拥护和践行党的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围绕中心任务,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因势利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事半功倍的开展;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抓住重點人群、重点区域,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主动回应和解决新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问题,有效化解各种思想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载体

手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船和桥,手段创新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的报纸、书籍转变为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类平台;随着交通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增长见闻的方法也从间接获取变成实地学习,现场感受。深入研究当前人民学习和阅读的特征和习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平台也应随之丰富和完善。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占领互联网阵地

互联网时代传播介质、传播渠道、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现实到网络的丰富深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涌现,为人们分享所需、发表所想、进行思想碰撞、拓展知识广度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力的沃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一定的扰乱甚至误导作用。因此,应主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互联网阵地建设,用正面信息去主动引导。将影像、图像、声音、文本有机结合,提升思政理论课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加强理论课程的课后互动,充分结合视频课堂、教学直播、课题研究、答疑解惑等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广泛覆盖。主动利用“微信群”“QQ群”等移动交流平台,加强情感沟通,用对话的方式来更好地引导思想。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文化遗址阵地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更加注重主动吸收如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有益资源。在历史文化遗址中能够更好地、直观地、丰富地、生动地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注重主动运用历史文化遗址,建设现场教育基地。一方面系统提炼红色资源,充分结合革命遗址,统筹革命先辈人物谱、革命遗址和珍贵文物、革命理论和革命精神等资源进行整合,并整理形成更加易于接受的精神资源和表述方式,以现场教学的形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历史遗迹的现代意义,通过将历史遗迹与中国梦、与五大发展理念、与命运共同体、与党风廉政建设充分融合,提炼其现代意义,将历史遗址变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心理干预相结合

新时代带来新问题,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特别是作为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和希望,青年人由于经济压力、职业迷茫、学业压力等,造成严重的抑郁,不但给个人前途带来严重影响,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损失。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队协同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青年(14-35岁)进行的心理健康专项调查(2019年)数据显示,受访青年中有近三成具有抑郁风险,近一成具有抑郁高风险。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关口前移,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引导青年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减少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

四、总结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深刻的变革,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主动拥抱互联网等新的教育阵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继续保持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创新性、延续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传金.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特征[J].学习时报,2018(08).

[2]王春林.正视当前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J].冶金企业文化,2012(01).

猜你喜欢
平台载体思想政治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机会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