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沿上的123

2020-10-21 00:03张亚义张梦霄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辘轳大马青苔

张亚义 张梦霄

我很小的时候,门前有口大井,每天看着大人们排队咕噜咕噜摇着大辘轳,然后伸手把大柳瓜斗子的梁拽到井淖子边的平台上,我们叫井台,再双手一抡连带着井绳子(泡在水里的部分是铁链子)一同被挒搁在一旁,两手配合哗地一下子呲泄到大马槽子里,再将空柳瓜斗子向大井一丢,只见辘轳把被牵拽得咕噜噜噜极吓人地乱转,那人再探头稍向井下一望,待大柳瓜斗子在井里进满了水,又吃力地向上摇,他连续摇上来几次,大马槽子里渐渐的加注满了清清亮的水,那人开始从一旁的车上缷马,逐匹牵过来饮马,马儿喝够了,才把马儿牵离。轮到下一挂马车的老板子上来摇辘轳把,继续向大马槽子里加注水,直到马、牛都喝饱了水,最后的那个赶车的老板子伸手拔去大马槽子的塞子,那大马槽子低的那头下面水柱子一泄而出,喷洒一地,那水顺着小坡往下淌,带携着别的东西流淌到低处,慢慢的流向更远。没有别人再用水时我才小心地过去,伸手一摸,常年被井水浸的马槽子里有了衍生物,青苔滑滑腻的,以至于对着放水口的地上也长有青苔,其实,青苔最多的还数停柳瓜斗子的井台和井淖子的木头上,青苔让井沿终年湿漉漉的。

我们把大井、井台、辘轳系统、大马槽及旁边的栓马桩子等体系合称叫井沿。

那时,过日子人家最少得有一付挑子,也就是一个扁担,扁担两端装上铁丝做的扁担勾子,再配上两只水桶,这一付挑子也是生活必需品。每当吃过晚饭,大人们无论怎么累,都自动地拿起挑子,排队到井沿把第二天要吃的水挑回来,倒进水缸里,算是一天生活的关门动作。

离井沿几十步远的队房子后有一些旧大车轮子,那是生产队用上了大胶皮车,而把淘汰的大花轱辘丢在房后,那便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晚饭后我们聚集到那里,听说队房子开飞机,便尥蹶子往队房子里跑,一进队房子,就见大炕上有几个拿扎枪的人将大地主王清德双手反架着,旁边还有好事的人不解恨,找来弃用的大轱辘车的葫芦头用细铁丝挂在大地主的脖子上,脖子两头铁丝不等长,有人用手一提那个长边,意思是窜窜位置,铁丝就如同刀子一般直切进地主的脖子里,那鲜血顺着铁丝淌到葫芦头上,因为是蹶在炕沿上开飞机,血没滴淌在炕沿上,直接滴淌到地上,有了高度,血滴到地上发出啪叽啪叽的声音,有一人突然跑上前好像是要扑上去抢救,被炕上那些主事儿的人抬腿就是一脚,把他踹躺在地下,并骂道:“他妈的,瞎嘚瑟!穷贱骨头,对血债大地主你也敢同情?有飯吃了?吃饱了?撑糊涂了?”随之对我们孩子们下了逐客令,我们一哄而散,撤离了飞机场。路过井沿,有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在大马槽上砸下冰块,我们抢着分含在嘴里,一股清流慢慢浸润着喉咙,甚至于心脾都爽透。

家家都廠开窗户,打开房门,房沿子下的燕子窝新茬接着旧茬成功垒接好,燕子们开始讨论最重要的生儿育女大事。陆永贵领着一帮趴井沿捞冰,那冰可好吃了,含着嘴里稍微一啯,冰冰凉凉的水儿从千万个看不见的冰孔里跑出来,迫着我们一口一口地往下咽,那种清凉的感觉可真好受,得了一块还想得下一块。陆永贵用手拽井绳,以柳瓜斗子当武器,撞向井淖子半截腰上仅剩下的冰,他带领着我们井里捞冰,只听大家兴奋的喊声,接着从井里传出冰落水的声音,我们都挤过去轮番向井里望,陆永贵站起身,拿出撸起袖子的架势去放辘轳把,几经努力后才算把冰整出来,大夏天的,那冰可是极珍贵的东西,实属狼多肉少,在分配时陆永贵道:“大地者子就不给了!”(大地者子就是大地主的别称)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是有政治成份的,农村共分五个阶级,分别是:地主、富农、中农、下中农、贫农。农村的天下是贫下中农的天下,当时的风气是越穷越光荣,贫下中农就是贫农和下中农的合称,算是根红苗壮的革命者,贫农最好,是挺胸抬头扛扎枪的那些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力军,贫农竟然当着地主的面喊大地主,要知道当面叫大地主就等于当面骂祖宗,可是,大地者子也不敢发作,原因就是穷人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

入冬不久,每家每户都把分到手的粮食搁炕席底下炕干,炕干后轮次序扛到碾道压碾子,那个时节天一亮,碾道就开始有人,生产队抽出两匹最健壮的骏马轮换着拉磨仍不够用。

每年到这个时候,女人都搁下纳一半的鞋底儿,拿出来大黑泥盆去发黄面(每家都有几个黑泥盆,我们呼大盆,二盆,三盆地叫),然后烀红云豆,攥豆馅,一系列的动作让女人一直忙到下一年的二月二,该走亲戚的走亲戚,该给孩子相亲的忙着相看,走动的人就多了。我得了个爆炸性的大消息跑回家对奶奶学:“陆永贵这下完犊了!他到老何家找宿(老何家是打山东新搬来的户),正赶上老何家攥豆馅,何家让陆永贵吃,陆永贵装假不肯吃,半夜起来披着衣裳到外屋地下偷吃,第二天一早,何家发现攥好的豆馅少了半盆子,当陆永贵穿好衣裳时何家让陆永贵从挎兜子里掏出来全是豆馅…气得老何家立马撵陆永贵抱着被子回去…”奶奶接口道:“我早就看到小永贵偷偷摸摸,自家土豆地不摸,专到邻地摸别人家的土豆,他家老辈眼皮子就浅,只知道看眼前利益,盯着看别人家的东西好,一直手脚不老实。你们都不愿意跟小永贵玩,是因为他失德…”我表态道:“再也不跟他玩了。”奶奶继续道:“跟谁玩那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咱不能干那下三滥的事!”奶奶继续说道“当年,小永贵他爷给东家当伙计(当长工,俗话就是给东家扛活儿),陆家穷是穷,可他家世代都是难得的好把式,媳妇在伙房给做饭,她手脚就不干净,天天往家倒腾吃的,东家睁眼闭眼装看不见,也不点破,后来,众人不乐意,尤其是劳计(就是短工)找东家反应说她做的饭不好吃,才改她烧火洗菜加喂猪,灶台上的事不再用她。他陆家不会过日子,家里过得穷,孩子吃不饱饭,小永贵的爹都十多岁还没衣裳穿,整天光着腚到处淘,陆家孩子吃不饱常来咱家偷吃的,你爷爷悄声吩咐——孩子来找吃的,咱只当没看见,别为了一口吃的让孩子挨饿……”听到这,我对陆家产生了鄙视的心理,我想反证一下,说道:“是,他家人都长得狰狞。王二爷(论辈分我叫王清德为二爷,二爷跟我爸同龄)家的人长得都俊美!”奶奶望了望我,解释道:“世界上没有谁不想过好日子的,有人眼界不够,在过日子比赛过程中自然受了穷。再说王家——王家的富裕是自己过日子过出来的富裕,不是偷的、抢的,丰厚的家底是靠省吃俭用攒来的,他家祖祖辈辈都有好家教,一直教育孩子要长志气,教孩子学解决问题的真能耐,这就是他王家的德。”奶奶看我听得认真,对我强调教育道:“人到啥时候都要有志气,活着要争气,要讲仁道,走正道……”。

有了偷豆馅的事儿之后陆永贵便很少霸井沿了,春天,我家就搬走了,多年后我打听到三毛是某公司的党委书记,我们再没见过面。陆永贵高中缀学务农,他家的传家宝——扎枪是不是还保留着?我不知道。五十多年了,那个井沿早被淘汰弃用,连废墟都找不到了。

(作者单位:1.大庆市试油试采分公司 2.大庆油田公司采油九厂)

猜你喜欢
辘轳大马青苔
青苔之美
老禅院
雨天
穿越大马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小螺丝钉旅行记(二)
念信
村头的那口老井
青苔的生命
上升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