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策略

2020-10-21 10:32林小燕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留学生

摘 要: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留学生识字过程中,渗透一些汉字文化教学,展现汉字蕴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留学生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掌握字义系统,激发起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留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留学生;识字教学;渗透;汉字文化;策略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汉字更是以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向我们展示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留学生深受母语文字的影响,同时对汉字笔画又不甚了解,造成笔画误添或遗漏;有的留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对汉字部件结构进行变换,产生部件缺失或增添的现象;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常常将汉字设想为图画,对汉字字形随意进行改造,甚至字形结构倒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此,在对留学生的识字教学中,汉语教师常常感到十分困扰。

一、记忆字形缺乏科学的规律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方块语素文字,由“横、竖、撇、捺、钩、点、提”等笔画构成的汉字,与由二三十个字母按一定规律单向线性排列起来的拼音文字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汉字笔画多样、结构错综复杂,对于没有任何汉字背景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看起来像一堆杂乱的线条搅在一起,找不到规律。在给留学生教授汉字的过程中发现,留学生对字形的识记是“图画式”的死记硬背,是个别比划的拼凑而不是遵循一定的构字法则去记忆。汉字数量繁多,汉字中形似字、同音字多,难于区别,造成了留学生识字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给留学生汉字教学造成了相当的困难。

二、重记忆轻理解

汉语教师在留学生识字教学中往往重数量不重质量,强调识字量的多少而忽视了留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是否精准。识字以单个的汉字和拼音教学为主,不追求字的来源,忽略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留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停留在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意。汉字教学中不重视讲授汉字的构字结构与规则,而是让留学生机械地记忆汉字形体,给留学生识字造成了负担。

如果对外汉语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够挖掘汉字的文化意蕴,引导留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发挥丰富的想象,让识字教学过程充满艺术,留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到汉字学习中,从根本上减少错别字的发生,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三、利用造字理据归类溯源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汉字划分为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的象形、指事、形声和会意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在教授汉字时,对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和会意字构造的解析有利于留学生对汉字的识别与记忆。

象形字是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方法,直观、形象,如:日、月、雨、口、舟等象形字与实物相似。教师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留学生观察字和图,通过字和图的对比,产生联想,了解象形字的演变、简化的过程,便于留学生记忆。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刃、甘等字。大多数指事字是在原有象形文字上添加刻画符号表达更细微的事物的概念,留学生理解了这个造字的原理,用这种方法记住汉字字形,书写时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会意字是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暮、森、休、忍、囚等字。会意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构件拆分与组合的方法让留学生了解这类汉字的造字理据,从而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如“聪”字的教学,“聪”有大的耳朵,聪明的人会认真听;有口和心,聪明的人会动口会用心。教师也可以用图文或者动作演示的方法让留学生轻松掌握会意字,如“休”的字形,就是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从”是两个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的意思;“囚”的字形是人在一个屋子里,表示拘禁的意思。形声字是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多的,2500个常用字中,形声字约占70%。归类法是教留学生识记形声字的好方法,如当留学生知道了“足”与腿脚的动作有关后,看见带有“足”的字,如“跑、踩、蹲、跳……”,就能很快说出这些字与腿脚的动作有关。当留学生不清楚字的读音时,还可通过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进行识字。如学习了“林”字后,再教学“淋、霖、琳”等字时,引导留学生观察它们都是形声字,含有相同的部件“林”,由此可推测出它们的读音与“林”相同或相近。留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明显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

四、开展汉字游戏活动

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创造方法,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特殊表达方式,在汉语表达中成为汉字修辞等文化现象。汉字的象形表意功能,使它在汉语表达中产生了大量的形容词汇,例如:一字形、八字脚、国字脸、十字路口等。这些利用字形产生的形容词,在日常描述中起到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沟通效果,能引起留学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汉字形体的印象。

汉字象形结构的组合,给留学生识记汉字带来一定的帮助,如双木为“林”,三木为“森”,鸟口为“鸣”等。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一方法区分同音词,如“口天吴、美女姜、耳东陈”。教师还可以利用拆解汉字结构进行字谜游戏,如:哥的大半不是“可”(谜底是:奇);一只狗,咬两口,人被咬得泪水流(谜底是:哭)。

汉字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留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也形象地展现了汉字的结构与含义,减少留学生识字的偏误。

五、展示汉字书法魅力

汉字形体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艺术变化,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在书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西方一些艺术家视中国书法为抽象造型艺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而倍加欣赏。大部分留学生对书法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向留学生讲解中国书法的相关知识,带领留学生参观书法作品,向留学生展示书法技法,观摩书法老师的现场书法表演,提高留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师可将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留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克服书写汉字的畏难情绪。通过练习书法,留学生了解了汉字各种笔画之间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以保持汉字结构的匀称和平稳,在书写汉字时会重视汉字形态美和章法结构美。通过书法训练,能让留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体会汉字书写的乐趣,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六、欣赏汉字形体之美

鲁迅在《汉文字史》中说道:“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虽然是方块字形,但是形体活泼灵动;虽为点画组合,但组合错落有致。晋代卫夫人论书法时说:“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因此,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可引导留学生感悟汉字点画的形态之美,产生审美感受。

教师可引导留学生欣赏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而带来的汉字景观,如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乾隆时期铸造的铜牛,牛背上有乾隆亲自写的铭文,字体为篆书。广西桂林龙隐岩有清代人王静山题刻的一个“佛”字,字体为草书,笔画利用汉字结构加以夸张,形似一位老婆婆烧香拜佛并伴有香烟缭绕,草书的形体把汉字的意义阐释得淋漓尽致。留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之美,会乐于识字、写字。

对外汉语教师在留学生识字教学中将汉字中的文化意蕴,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留学生,让留学生感受精彩纷呈的汉字文化,使识字教学充满情趣,从而爱上汉字,乐于学汉字、写汉字,就会大大提高留学生识字的效率,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王立军.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陕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戴汝潜.汉字教与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朝忠.汉字形义演释字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林小燕(1969.5— ),女,汉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对外汉语教研室教师,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识字教学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指向核心素养,词串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