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020-11-25 11:43
名师在线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习惯素养

李 娟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关小学,甘肃定西 743300)

引 言

阅读是一种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若家庭和学校不能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学生往往难以做到主动阅读。所以学校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以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每天积累一个句子,其可以是古诗词或道德谚语,使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审美价值,找到阅读的兴趣,以兴趣带动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深入地学习并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朗诵,朗诵主题应多元化,可以选取文言文,也可以从现代文中选取优秀作品带领学生感悟语言内涵。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能使学生逐步掌握丰富多元的语文素材,从而使学生熟练地阅读和背诵文本。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格言和警句,每天和学生分享一些格言,要求学生根据喜好将格言抄写在笔记本上,并通过各类活动使学生从简单的语言阅读走向语言应用,将枯燥乏味的阅读活动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缺乏实践性活动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强调阅读的开放性,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2]。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利用黑板报抄写阅读的优势,在教室张贴一些文本素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相应的书籍,使学生喜欢阅读,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建设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并和同学交换阅读,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师应开展趣味性的阅读交流会、读后感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引导学生积累优秀的字词句,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素材积累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能力。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展开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的精彩片段记录在积累本中,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三、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乏味,与文字相比,学生更喜欢看色彩斑斓的图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应给予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亲自诵读,参与文字实践,从而获得丰富的感受[3]。

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刻意地进行分散式文本教学,仍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教学效果较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阅读思路,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自主阅读,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意识。此外,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写作中融入情感色彩,使学生有感情深度地展开学习。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

四、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生的个性及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由于学生对文本和事物的感受不同,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避免用统一的标准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个人朗读或小组诵读、分角色扮演等活动,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优生与学困生优势互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法,并在完成阅读后及时总结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以小组或全班形式共同探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意义,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到多元的阅读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文学素材,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及情感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习惯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好习惯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