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统计的局限性研究

2020-12-08 03:44庞文乐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平均工资局限性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现行的平均工资统计制度的具体方法和范围,分析其所涉及的对象、代表性研究和计算上存在的缺陷,研究出平均工资统计制度的局限性并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

关键词:平均工资;统计制度;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104-01

1 引言

平均工资统计制度对于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个人、社会、政府、企业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平均工资统计制度與在就业劳动者乃至已经退休的劳动者利益密切相关,该指标对于大众就业具有指导作用。其次,职工平均统计是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各类社会保险、公积金基数的重要依据,可以作为突发事件赔偿数额、失业救济金额的基础数据。最后,对于企业来说,职工的平均工资是企业平均利税和生产率评定的重要指标。因此,平均工资统计既可以反应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能衡量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关系是否处理得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器。

2 平均工资涉及范围及计算方法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平均工资统计是以乡镇单位为基本统计单元,设计的范围为乡镇集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有人员。从单位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在进行平均工资计算时,是将每个单元内员工所有的工资金额汇集到一起后,除以该周期内的人员人数的平均而计算得到的。

通过多年的实践运用,平均工资数据指标可以用于退休金、社会保障金、税收金额、收缴学费的计算,可以作为最低工资标准、最低救济标注和国家赔偿金额的设定依据。对于企业而言,平均工资也是企业利税和生产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将平均工资与劳动效率进行比较后,还可以分析出企业工资高低和增长幅度是否科学、合理。

3 平均工资统计的局限性研究

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市场环境,旧的平均工资统计制度的地位也越来越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今社会的乡镇职工逐渐呈现出精干化的态势,平均工资统计制度所涉及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窄,覆盖面越来越小,受到了限制。

(2)平均工资统计更新速度较慢,滞后于社会经济变化,涵盖范围受限。

(3)平均工资统计的方法较为传统,无法适应新形势。传统的平均工资统计是运用全面调查、层层汇总而最后产生的,其涉及的宽度较广、任务量巨大,最后产生的结果与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有所背离。

(4)平均工资统计代表性减弱,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4 平均工资统计改革建议

4.1细化结构状况。现行的平均工资统计制度是将数据进行汇总计算而来的。我们可以将工资收入进行分层处理,例如将收入结构分为经营者收入、管理者收入和劳动者的收入三级。过往进行汇总由于三者的收入差距小,分层级进行计算意义不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三者的收入呈现分层化的趋势,因此,将三者分开具有一定的意义。实行分层计算可以更好的反应出各个阶层的平均收入现状,为企业和国家提供宏观策略制定和调整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为实现公平分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2发挥综合功能,提高数据利用率。我国的工农业、建筑业、商业等各行业的报表制度中,均涵盖了就业人员数量和其相应的劳动报酬等指标,经过专业的处理和分析之后,其汇总所得到了结构可以较为清晰的表现出社会劳动者的数量和收入情况。该思路主要是将原先将任务量大、涉及范围广集中在一个部门的统计方法分散为多个部门、企业通力合作而完成的统计方法。该方法大大降低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得工资覆盖范围变大,可以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群众所关心的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同时也使得数据更加的准确,更具有代表性。

4.3变换调查方式,该全面调查为抽样调查。现行的平均工资统计方式大多为全面调查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涉及范围广泛,工作量也大的惊人,再加上群众认识不足,不配合工作,这样就很难保证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如果将全面调查转变为抽样调查,将劳动力、劳动力调查和工资统计相互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有效避免此现象。现行的劳动力统计制度实行的是每年两次抽样调查,如果将平均工资统计加入进劳动力调查当中,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统计者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重复工作量。将人口调查适当扩大,增加劳动力调查样本量,将收入报酬指标加入到调查之中,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既解决了人口调查,同时也完成了就业和收入的调查统计。随着国家对于劳动力统计工作的重视,该项工作将逐步由半年一查转变为每季度一查,这样就可以使得平均工资统计工作更加细致化、准确化,从而使其利用的价值性越来越高。

4.4完善平均工资统计内涵,提高平均工资统计能力。首先,应加快改革过往以工资为主要统计指标的统计制度,扩大平均工资统计数据的范畴,使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更加准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和各级国家政府更加鼓励群众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进行创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平均工资统计工作也应紧跟时代潮流,顺应改革发展,转变工作形势,提高统计思想,拓展统计内容,扩大平均工资统计的范畴,适时汇总、分析、计算平均工资统计数据,科学、合理比较,准确反应社会劳动者的收入增减状况和差异。其次,应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进行属于该地区的专项调查,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了解,并结合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再次,应补充和完善现行的平均工资统计内容,如增加分类,将调查人员分为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或者进行收入分类,例如将收入分为工资、奖金、补贴等。这样可以更加系统的进行统计调查,还可以进行典型调查,使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更加明晰,使国家和企业对于当地的收入了解的更加透彻,可以有效的制定缩小收入差距政策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石玉建.平均工资统计口径与社保基金收支精算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20(04):38-39.

[2]狄煌.对改进我国工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的探索[J].中国劳动,2018(05):54-57.

作者简介:庞文乐(1984.2—),女,本科,山西大同人,2007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中级统计师。

猜你喜欢
平均工资局限性
滴水藏海
数据
浅谈视听技术在刑事案件测谎中发挥的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