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德感化学生,优化初中学校育人质量

2020-12-08 10:51刘晓君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师德优化

刘晓君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新课改要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重点。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改变教师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可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完善中学的教育质量。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德育,用师德来来感化学生,不断提升初中学校的育人质量。

关键词:师德;学生;优化;初中学校;育人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252-01

1 尊重学生是体现师德的根本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坚定信念、锻炼科学合理的思维模式,增强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使命感。结合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导,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群体,然而要想更好的用师德去感化学生,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质量,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持以尊重的态度[1]。

1.1尊重学生隐私。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会逐渐产生一定的私密空间感,时而会出现不愿与同学或家长沟通交流的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又因为初中生还没有建立和形成完全正确的三观,难免会出现一些思想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应该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首先尊重学生产生的以上心理变化,与学生充分交流,不要一味的以教师的观点去衡量学生的思维观点,要以理解的态度去感同身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护,并感受对其独立人格的尊重,而达到调节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最终达到提升初中育人质量的目的。

1.2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里所指的距离包括生活距离和教学距离,一是拉近同学生活中的距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发挥大家长的作用,利用业余时间例如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在业余时间的活动内容,如果可以的话,积极参与到他们的业余生活中,展现教师的亲近感,从而去感化学生[2]。二是拉近同学生的教学距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以游戏、活动、讨论以及课外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展现出教师教学的灵活性,从而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老师如同朋友一般,这些都是体现新课改背景下师德的重要性,促进初中育人质量的好办法。

2 关爱学生是体现师德的基础

学生在校是学生,但学生的根本身份还是孩子,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如同关爱自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不同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育。在生活过程中,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他们改正。

2.1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擅长的不同领域,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偏科现象,给予及时的沟通和调整,体现教师的关爱情怀,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3]。

2.2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的缺点。人无完人,教师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何况是刚刚成熟一些的初中生,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都希望教师可以多多包容和表扬自己,但是部分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缺点,对于学生的优点,教师要给予表扬并以此为榜样,鼓励大家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要多多鼓励并帮助其进行改正,还要教育其他学生要多多包容和理解。

2.3注意运用新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在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更新,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更加感兴趣,同时要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難,教师要成为良师益友。此外,教师也要采用户外实践的方式或者实验室教学等方式不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实践性和乐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用师德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更好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

3 调节学生心理是体现师德的宗旨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叛逆阶段,一句话、一首歌、一个眼神等都可能成为触发学生心灵问题的根源。考虑到学生心理敏感的特点,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来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行为。

3.1要懂得倾听学生的想法、心声。学生在初中阶段极其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由于成长的特殊阶段的特殊性,教师就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困惑。

3.2要懂得换位思考。教师可以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他们的位置去理解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这样教师不会觉得学生产生的问题是幼稚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们,从而帮助他们[4]。

3.3要发现学生成长的特点。针对学生在初中极端青春期的特点,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产生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在学生集体中的角色,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情况,同学生的相处情况,是否是正常的青春期变化,尽量避免产生极端的心理变化,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多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变化,这也是师德的体现。

4 结语

用师德感化学生,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也可以用很多方式,当下最重要的是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作用,对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促进初中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建国.细处着手,用爱心浇出幸福之花[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之家),2014(10):11.

[2]窦湘蓉.育人教书,以德为先[J].吉林教育,2017(06):30.

[3]潘丽萍.用爱架起学生心中的彩虹——记大同市同煤一中教师关艳霞[J].陕西教育(管理),2013(11):05.

[4]段婷婷.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0:12.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师德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致良知与师德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