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之构建

2020-12-08 12:44刘艳杰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刘艳杰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针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288-01

1 精心设计问题,保证提问的科学性

1.1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教学重点。重点是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的内容,因此要抓住重点内容、词语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学生进而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1.2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l)结合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问题。现代信息学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教师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设计一定梯度的问题。

(2)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高深或灵活的问题问优生,优生经过思考回答出来,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思维:基础题、综合题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样可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成绩差的学生,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复习和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2 掌握多种方法,保证提问的可接受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是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提问的前提。要使提问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技法,掌握多种提问方法。

2.1采用迁移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结构产谨,系统性强,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问题情境和相似的思维方式,只要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种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称为迁移法,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提问策略之一。在运用迁移法提问时,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渗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迁移类推作好充分的铺路搭桥的准备工作,沟通所搭的路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路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策略经验。

2.2采用分合法,将问题分解组合,逐个突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综合解决大问题,这种提问方法称为分合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提问方法。提问设计的组合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使问题的范围大小、难易繁简情况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提问的方法还有许多,一节数学课的提问,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反映。同时提问仅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与手段,它必须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实施,才能取得高效的教学结果。

3 捕捉发问时机,保证提问的有效性

在知识的关键和本质之处及时提问,可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促使他們积极思考,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以科学性和逻辑性为主的,很少考虑兴趣和注意,而数学教师必须在不影响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条件下,考虑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把握提问时机的立脚点,应主要放在理解教材内容的需要上,务必在下列情况下适时发问: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时;

(2)新知识引起学生好奇心时;

(3)学生认知产生冲突时;

(4)学生理解产生疑惑时;

(5)认知教材的关键时;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什么情境下问什么问题。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教师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适时调整自己的提问。例如,在课的开始,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趋向活泼状态,这时可采用激发式提问,多提一些低层次认知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可采用高层次认知提问,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4 展示结果和答案,保证提问的评价性

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对错,其余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一样。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对答问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中,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4.1首先要明确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是学生回答完毕问题以后在教师头脑中必须要首先形成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强化这种观念,因为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问题的答案有很大的确定性,学生的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一点教师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理答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诊断,二是鼓励。教师只有先诊断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鼓励。因此,这是教师首先要在心中明确的。

4.2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延时进行判断性评价。教师在自己的心中确定了学生答案的正确性之后,先不要对其进行判断性评价,而是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回答完毕问题以后,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教师可以用“很好,非常感谢某某同学能够勇敢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同学们要向他学习!”,或者说“某某同学回答问题的角度很新颖,这是老师没有想到的!”等等之类的鼓励用语,让学生感觉即使回答错了也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这样,既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不断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18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