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背景下汽车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09 05:40吴玲赵炜华张永辉张耀虎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车联网人才培养汽车

吴玲 赵炜华 张永辉 张耀虎

摘 要:文章就以车联网背景下汽车类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从培养需求、培养现状、培养策略三方面详细分析了车联网背景下的汽车类人才培养,为车联网产业培养出新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车联网;汽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21-217-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ining of automobile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training of automobile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of training needs, training status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so as to cultivate new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for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 industry.

Keywords: Internet of vehicles; automobile; personnel training

CLC NO.: G30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21-217-03

1 车联网背景下汽车类人才培养需求

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的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大量涌现,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我国逐渐进入物联网时代。车联网就是在物联网基础上出现的,实现了车与人、车与车、车与物、车与路、车与线上平台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想要实现车联网,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传感信息技术,可以远程分析和判断汽车的实际情况,其次还要搭建功能完善的线上平台,为用户规划最佳行车路线,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停车、行车、缴费、提醒、控制、跟踪、互动等服务,让车主获得基于互联网的便捷行车服务。想要真正实现车联网的搭建,需要将多项技术良好融合在一起,包括智能控制技术、云计算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技术网络系统。

在车联网背景下,汽车类人才培养应该朝着这三方面发展:

第一,專业型人才。和过去的汽车类人才培养不同,车联网背景下的汽车类人才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在终端感知层方面,需要掌握车辆定位、RFID、传感技术等专业技术的人才,在通信层方面,需要掌握蓝牙、LTE-V、WIFI等技术的人才,在应用层方面,需要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专业技术的人才。在构建和发展车联网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技术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的人才,国内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就需要针对车联网对技术的要求,培育掌握相应专业技术的人才。

第二,复合型人才。和其他物联网相比,车联网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相关人员在应用多种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完善的网络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懂得车联网各方面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在车联网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的相关技术领域包括IT、物流、电子、通讯、交通、管理等,需要掌握这些领域方面的专业学科知识,所以社会和学校在培养车联网方面的人才时,需要考虑到车联网发展多方面的技术要求,培养一批适应车联网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创新型人才。车联网是一种人车路相互协同的系统,需要将人、车、路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形成联动,最终实现即时性的信息互动和智能协同,这就需要行业人员可以灵活应用当前存在的多种技术和设备,在必要的部分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加便捷的车联网应用技术,这对相关院校的汽车类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汽车专业和车联网基本知识和技术,还要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应用新型车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通过创新来研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2 车联网背景下汽车类人才培养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专业院校在汽车类人才培养方面更加重视的是培育掌握营销和服务技能的人才,所以大量的人才培养后进入汽车销售和服务相关岗位上。在车联网兴起之后,因为大众对车联网的认知依然比较局限,所以市场上搭载互联网系统的汽车依旧比较少,在此背景下,国内开设汽车类专业的院校依旧不太重视车联网方面的人才培养,所培养出来的汽车类人才依然以传统汽车类人才为主,包括汽车营销、汽车保险、汽车维修等方面的人才。在车联网快速崛起之后,国内相关学者提出从通信、电子信息、网络、数据处理、传感器等方面提出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整体来看,这些方面的汽车类人才培养主要是基于电子技术专业的角度来培养,但是车联网颠覆的是整个汽车行业,其所需要的也是更多类型的汽车类人才,涉及到汽车行业的方方面面。综合来看,当前国内的车联网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不足,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课程、培养策略、培养环境等,这就需要国内的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当前的汽车类人才培养进行创新,以车联网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更加适合车联网时代发展的汽车类人才。

3 车联网背景下汽车类人才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已经全方位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大量出现并快速崛起,成为当今时代新的发展趋势。新兴互联网技术开始深刻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包括汽车领域。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车联网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也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国内的汽车类人才培养也需要转变观念,开始面向车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多个方面对当前的汽车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更新培养目标

想要培养适应车联网时代发展的汽车类人才,需要全面掌握车联网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熟悉传统汽车的基础上,需要对车联网所需要的技术进行全方位了解和熟悉,培养出适合车联网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具体来说,车联网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相关人员在应用多种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完善的网络生态系统,从业人员需要掌握IT、物流、电子、通讯、交通、管理等专业方面的知识,所以新时代的学校也需要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让学生具备车联网开发、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符合车联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作为一种人车路相互协同的系统,车联网想要实现即时性的信息互动和智能协同,所以学校在培养汽车类人才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汽车专业和车联网基本知识,还必须要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可以对当前存在的车联网技术进行创新性应用。

3.2 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汽车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教师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多是在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车联网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掌握实践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代的学校在培养汽车类人才时,需要搭建起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授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在课堂上掌握一些专业的车联网知识理论,同时还要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内容,最终培养出适合车联网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3.3 优化教学环境

由于车联网行业需要的是掌握应用技能的人才,所以新时代的学校在培养车联网人才时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持续优化,可以从多方争取资源,在学校内部搭建起车联网方面的实验室,组织学生进入其中进行专业学习和实操演练。也可以和社会上的车联网相关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搭建先进的车联网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验,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车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另外,新时代的学校在培养车联网相关人才的过程中可以施行双导师制度,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车联网行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3.4 完善课程体系

车联网的出现是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彻底颠覆,所以过去的汽车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逐渐过时,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也变得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了车联网行业的岗位需求。所以学校需要构建起面向车联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根据车联网对人才的需求开设相应的新课程,比如车联网应用、撤离窝囊平台、車联网电子与通信等课程,在课堂上引用最新的车联网知识和技术,真正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车联网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车联网产业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在当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当前车联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鲜明问题是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方面十分匮乏,这就要求国内培养汽车类人才的需要需要转变教学思路,主动创新教学模式、开设课程以及教学环境,以当前车联网行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培养出一批适合车联网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内的车联网产业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促进国内的车联网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剑,阳国橙.车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45):14-16.

[2] 苏依顺.基于5G车联网的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 2019(4):260-261.

[3] 赵开新,范玮卫,崔志华.智能网联汽车背景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7(3):70-72.

[4] 孙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发展与创新[J].决策探索, 2018,(8):74.

[5] 李慧.车联网: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 2017,34(6):169-170.

[6] 叶纯敏.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J].金融科技时代,2018(6): 26-30.

猜你喜欢
车联网人才培养汽车
汽车的“出卖”
整合广播资源,凝聚声音优势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研究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