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中年段数学教学中“画图”意识的培养

2020-12-14 04:19包梦南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画图策略几何直观画图

包梦南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学习中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学生通过借助画图这一策略来理解题目意思,化解理解上的难度,引导学生感悟画图的直观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形成应有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画图策略的教学,将抽象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问题。

关键词画图策略;几何直观;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84-02

“畫图”策略是一种有用且方便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图”的直观表达,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清楚的表现问题中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通过采用“画图”的策略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加灵活,过程更加简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画图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提高画图策略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作用,是学生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意义

(一)读懂图示,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认识较为简单的图,略微抽象复杂的图学生就较难理解。通过让学生先读懂图,分析相关数量关系在来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学习的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就可以利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从第一行拿走几根以后,两行同样多。这一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但是通过画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行比第二行多6根,只能拿走6根的一半跟第二行两行才能同样多。

学生从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概念不清楚,通过一个一个较为形象的图案让学生理解了,紧接着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彩条图,有助于帮助学生抽象概念,最后由彩条图变为线段图,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二)掌握图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画图策略可以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画图还是一个去“情境化”的过程,可以将问题多余的信息过滤掉,帮助学生提炼关键信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所出现的典型题型。小宁和小春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通过画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小春比小宁多12枚。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将较为复杂的问题为简单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图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读懂掌握图示的基础上,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运用图示。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教学完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后出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就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意思画图来解决。如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面积减少150平方米,通过画图可以看出150÷5=30(米),这30米不是宽而是长。因此运用画图可以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数学画图现状分析

画图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掌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情况下学生不愿意画图,或者根本想不到画图。在与学生交流和任课教师交流中,笔者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因素。

(一)学生方面

1.不会读图,理解能力不够

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但是有的时候复杂的图则会影响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的时候学生不能读懂题目,导致了学生不愿意看图。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单元中出现的聪明题,这里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看出∠1和∠2可以和另一个角和起来组成一个90°或者180°的角。题目中出现了隐藏条件,学生读不懂,就不会做了。

2.不想画图,画图意识不够

学生年龄较小,而画图却有很多的要求,所以在很多时候学生画图不规范。例如在二年级学习《画相差关系》时,有这样的列题:小明有16张邮票,小红比小明多5张,小红有多少张邮票?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就不愿意画图,问了学生以后,发现是学生觉得画图麻烦,不愿意画图。有时因为画得不好,所以学生经常会被老师要求重新画,这样一来打击了学生画线段图的积极性,导致不愿意画图。

3.不愿画图,画图能力不够

有的时候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明明知道可以通过画图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却无从下手,不知道相关条件怎么标。如何画图也是影响学生画图策略的一大问题。例如在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有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形如果原来的长减少20米,面积就减少了200平方米;如果原来的宽增加了10米,面积就增加300平方米,问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类题目学生就很容易画错图,学生在画图时会出现长减少画在图上变成宽减少,这样一来,画图的策略反倒给他们带来了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为关注学生如何画图,在教学生画图的时候,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方面

1.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进度

在教学中,画图的教学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来教。首先要求学生准备本子、直尺等。其次要教学生如何画?为什么要这么画?紧接着要让学生按照要求规范地画出来,教师还要相应地批改让学生进行修改或者重画。可以看出画图的要求很多,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很大,占用了很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同时有的学生因为能力不高,听不懂,也会因为要求过于多,兴趣不高,不愿意画,这些情况都导致了画图教学被老师和学生忽视。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会强调画图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只停留在对例题分析上,题目要求画图,就让学生画图,至于为什么要画图,却不向学生解释,这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段的小学生,他们以具体思维为主,形象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循序渐进,帮助将具体形象思维转化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逐步了解线段图的含义。

三、培养学生“画图”意识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提升画图教学意识

认图、画图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识图、认图开始一点一滴的培养,从量变到质变。作为小学生,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喜欢丰富多彩的图案。在这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认图能力。例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的例1,例题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已经有3个女小朋友,又来了2男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教师通过让学生互相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这样的方式,通过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图、识图能力。

(二)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培养数形结合意识

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也有助于学生建立有效的数量关系。教师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看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比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教学例题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52÷2,但是到底等于多少学生有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小棒来解决,也可以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像学生展示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三)循序渐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画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画好图对于正在处于具体操作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与画图思想,从认识图到补充图的相关条件,再到独立画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掌握怎么识图、画图。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严密性、系统性等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画图品质,使图画清晰直观地反映题目数量关系,体现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总之,通过画图的方法将数学问题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解决小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与数学认知之间的矛盾,使数学知识借助图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有效降低数学教学难度。在数学教学中画图运用是一门艺术,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画图一般方法,灵活运用,才能使画图思维点亮学生思维之火。

参考文献:

[1]刘学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J].中外交流,2019(006):288-289.

[2]王翠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12):1-1.

[3]祁建萍.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的现状與培养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03):97-98.

猜你喜欢
画图策略几何直观画图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江苏省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画图找答案
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几何直观——数学教学的应然之道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分析
“半成品”式的辅助学习要得吗
建构画图策略 提升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