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0-12-18 04:14马宇轩
山西农经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信阳市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

马宇轩

摘 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发展重点是城镇,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象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阻碍。结合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现状,在肯定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总结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适合信阳市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信阳市;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5-005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增长、人口素质提升及生活水平等方面呈现出明显不同,这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趋势不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如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议题[1]。

2009年,河南省在农村改革发展规划中将信阳定为综合试点区域。信阳市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领下,按照发展现状和农村改革发展要求,合理规划,提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发展要求,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坚持以工助农、以城代乡为主要发展策略,以实现城市乡村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之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城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沟通有障碍的情况依然存在。

2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

2.1  城乡产业发展不均衡,城市带动能力较弱

“工业反哺农业、城区带动乡镇”是我国大部分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模式。信阳市作为中小城市和革命老区,其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为数不多的规模大、实力强企业基本都选择在信阳市中心城区开展主要业务。乡镇地区因公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底子薄弱等原因,对规模以上企业缺少必要的吸引力,制约企业到乡村地区落户发展[2]。

2.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首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信阳市与其他城市类似,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状况。2018年信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748元,较2005年的9 844元增加了2 904元,增幅达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76元,较2005年的22 434元增加了5 842元,增幅达26.0%。从这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居民收入涨幅高于城镇居民,但城市地区收入绝对值要高于农村地区。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省市各级部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依照文件精神出台相关政策及措施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扶持,但农业产业发展、农作物增收但农民收入不增加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信阳市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发展速度和水平相对滞后,居民人均收入偏低。

2.3  建设规划不合理,财政投入不平衡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信阳市政府抓住时机,与时俱进,跟随新形势下的改革浪潮,不断加大城乡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在人们关心的公共事业、教育事业以及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在财政投入促进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

一是城乡统筹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加大对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与市区投资相比,对乡村地区的财政投入资金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效果显现慢。这些现实原因导致在实际中仍然存在投资不平衡的现象。

二是土地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不协调。城镇建设中不合理占地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城乡产业发展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紧缺[3]。

3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3.1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信阳市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时,既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要切记不能全盘接受、盲目照搬,要结合信阳市现阶段发展实际情况,走符合信阳特点的发展模式。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需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一是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信阳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二是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信阳市需要根据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条件,走“小而精,小而特”的发展道路。

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时,要根据信阳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不同地区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充分发挥重点发展区域以点带面的引领与带动作用。

3.2  根据城乡特点,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城市有序发展离不开前期的科学规划,信阳市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时,要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规划中把握“统一协调、统筹布局、合理开发、配套发展”大方向,创新策略、完善方法。

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县城、乡镇、农村等都纳入信阳整体规划体系中,严格按照“三位一体”的标准要求建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相互脱离、封闭发展的现象发生。

二是因信阳市各辖区乡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等不盡相同,因此在建设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证规划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勿“一刀切”,要凸显小城镇发展特色[4]。

三是在建设实施过程中要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明确各方责任、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解决发展无序性和随意性的问题。

3.3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城市带动乡村共同发展进步外,最重要的是通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和创收实力。

一是信阳市乡村地区应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鼓励农业规模作业并进行相应比例的补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和引进农业规模作业配套设施和管理方法。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农业机械现代化普及力度,向农民宣传现代化机械知识,开展农机操作课程培训,通过系统培训有效提升农业工作者机械操作技巧。

三是信阳市应依据农村农业特色,鼓励发展茶叶、板栗、南湾鱼等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乡村旅游、红色教育、休闲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信阳城区相比,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不仅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甚至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因此,首先要加快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管网、修缮公路,优先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用水、用电、用气、交通出行、网络通信和垃圾处理等问题。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出行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修建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全国诸多省份正在变革落户及户籍制度,逐步放宽限制。在此大趋势下,信阳市虽然财政能力有限,但也需要结合地方特点,逐步推动户籍制度变革,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信阳市各基层政府还要意识到现阶段城乡公共服务建设中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让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城乡统筹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5]。

3.5  完善城乡居民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

一部分农民在信阳城乡建设过程中逐渐失去土地。一旦没有了土地,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在基本生活方面无后顾之忧。

一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做到人人平等。将信阳市所有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他们都能享受同等养老待遇,真正做到全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是完善升級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针对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完美衔接。

三是为信阳市缺乏创收能力的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需求,逐步提高乡村低保金额,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更能促进信阳城乡一体化建设。

4  结束语

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始终在积极寻求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和促进乡村改革发展的新道路。在充分依靠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从制定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4个方面提出对策,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渊基,匡立波.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12-117.

[2]魏庆杰.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小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新动能[J].经济研究导刊,2019(34):142-143.

[3]陶菁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2):47-49.

[4]钟钰,蓝海涛.中高收入阶段农民增收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农民增收趋势[J].农业经济问题,2012(1):73-79.

[5]叶春风,李春秋,郑华卿.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对策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8(8):4-8.

猜你喜欢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良方治病利于行 扬帆远航铸辉煌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