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为导,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2020-12-21 03:22刘丽琼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歌诀字形笔画

刘丽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以序化高效识字为突破口、以实现尽早阅读为首要目标。基于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与思考。

一、引入游戏活动,浓厚识字兴趣

学生的识字量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尽快开启阅读和写作之路,小学阶段要求认识的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中,第一学段就占了将近1600个。教师要借助字谜、歌诀、顺口溜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结构,丰富识字体验,于回味无穷中牢固识记字形。

“摘水果”“给字词找家”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竞赛气氛中,全身心投入,通过不断与新字碰面,加深汉字印象。“我指你读”“开火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考验他们的反应能力,让他们在同伴互动中体会相互配合、快速识字的乐趣。“添减笔画”需要学生回忆已经记住的汉字,建立汉字之间的结构联系,这种方式可助于学生通过字形结构更为准确地联想到对应的汉字。

基于字形编成的字谜、歌诀、顺口溜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方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汉字。如猜字谜“门里面有个人”(“闪”)。执教“朋”字时,可以编歌诀“两个月亮在一起,做个朋友不分离”识记。如果碰到字形相似、较难辨认的字时,教师更要在歌诀、顺口溜中指导学生分辨、记住字形。例如:

有脚真快乐,没脚直犯愁。(真、直)

已半巳满己不出。(已、己)

用水来洗澡,伸手来做操,噪音惹人恼,有火能干燥。(澡、操、噪、燥)

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结合字形说说理由,摸索编字谜、歌诀和顺口溜的方法。随着识字量地增加,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想要参与识字游戏的创编,投入到积极主动的识字活动当中。

二、借助知识支架,提升识字智趣

汉字是由笔画、部件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组成。学生如果能学会分析字形,掌握字形结构方式,就能通过对比生字、熟字识记汉字。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获得字词学习的成就感之余,激起主动识字的兴趣和热情。

1.由配图出发

配的图可以是图象、图画,也可以是转盘图、思维导图等,旨在唤醒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来学习字词。就是当学生看到这幅图后,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联结字义,拓展识记字串。象形字直观、形象、笔画较简单,可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条和汉字的笔画之间有什么关系,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大体轮廓。

形声字的教学,教师可把“声旁”作为中心,借助有趣的思维导图或转盘图,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感受汉字的神奇。以“青”字为例,请学生试着加、换偏旁部首,看看会变成什么字?当学生想到“清”“晴”“请”“情”等字后,教师可以把这些汉字以一级分支写进导图。再请他们结合“形旁”说说字的意思,想想可以组成什么词,完成導图的二级分支。看到一个字生发出一串字,变成有趣的导图,学生们强烈的识字斗志油然而生。识字也可以从字源图出发,以“”图为例,首先,出示“”和“隹”,学生依据象形字观察发现“隹”指短尾巴的鸟,教师可以把“隹”放进转盘中央。接着,识记转盘边上的“鹰、雁”。最后,请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含有“隹”部的字可以将转盘轮廓填充完整。这样的教学,寓教于乐,学生斗志满满地感知字形,由字根、字缘到字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识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从对比开始

学生对字形的感知能力越精细,他们的识字速度和准确性就越高,识字能力自然也越强。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各种形式的字词对比,提高学生的字形辨识能力,使其能够自主识字。

字体轮廓区分度较低的独体字,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字形对比,再从笔顺上第二次分辨识记,提高学生在笔画笔顺、字形结构上的辨识能力,为后续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日”和“口”,可以先请学生来找找茬,看看谁能发现字形上的不同,再请他们具体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在一看一说中,学生发现两个字不仅仅是一横之差,“日”字中间的横也不是整个字的最后一笔。练习多了,学生就能一眼发现“末”和“未”字横在长短上的细微差别。即使是笔画复杂的合体字,笔画上的变化也难逃学生练就的火眼金晴,“林”“雪”一出,学生就会发现左边的“木”最后一笔由捺变成点,“雪”上面的“雨”中横折钩变成横钩等。

在比较中把握同组字彼此之间的异同点,以确保同组字间的分化性、准确性和牢固性,减少和避免易混性和遗忘性。如绿对红、雨对风这样的反义词,用对韵歌的方式唱记,既有趣,又容易记住。表示时间、颜色、职业、交通工具等的字词,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门别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义有层次地识记字词。

三、联系生活实际,涵养识字能力

现实生活是识字实践的一眼活水。将生活经验融入识字课堂,仅仅是识字活动的一部分。教师要以学会的识字方法为舟,挖掘生活中的识字素材,把识字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将识字活动延伸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走进校园文化

刚入学的学生急于认识新同学,可以请他们动手制作个人名片,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爱好等,贴在课桌右上角。鼓励学生们课间多去“串串门”,看看谁认识的姓名最多。低年级的孩子格外热情、活泼、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可鼓励学生轮流值日分发作业,碰到作业本上不认识的字,学生们一定会四处询问寻求帮助。

校园里的办公室、宣传栏、名人名言、校训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们的识字天地。教室陈设也可以变身为识字教材,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为每一件物品制作识字卡片,如门、窗户、黑板、讲台、课桌等。教师可以寻求家长的配合,为孩子准备一份“识字成长册”,记录孩子的点滴收获,唤醒他们自主识字的意愿,提高独立识字能力。看动画片或电影中,家长可以询问孩子认识哪些字,认识多少字;在阅读绘本、古诗、儿歌中时,学生热切询问不认识的字时,要耐心、巧妙地解答;生活处处可识字:候车时指认站牌站点、逛街时认街道牌、购物时认包袋上的商标……在家长的协助下,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汉字剪一剪、贴一贴、抄一抄,放进“识字成长册”,在融洽的亲子翻阅交流氛围中幸福、快乐地识字。

节日、活动期间,学生参与其中,自然萌生出想要表达的欲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自主识字。如春节期间,请学生搜集家乡的传统习俗,把它画下来后,再配上文字解说词。

小小汉字藏乾坤。教师作为识字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学生的识字兴趣愈强烈,愈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不仅会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完成课内识字,更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思考、运用各种方法去独立识字,赢取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361009)

猜你喜欢
歌诀字形笔画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找不同
小九九的由来
阅读理解·助学歌诀
添一笔变个字
一年级上册认、写字总歌诀
编歌诀识记认写字表事半功倍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30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