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中识字”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2020-12-21 03:22黄华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字语境识字

黄华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比较表面化,不够精细,而汉字多以横竖撇捺的笔画为主,相对来说有些机械枯燥,所以学生在认识生字时容易出现混淆现象。如果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能做个有心人,设计一些指向"语境中识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做到识用结合,必将大大提高识字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低年级教师在设计“语境中识字”学习活动的一些策略。

一、参与活动过程,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出学习积极性。“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教师应顺应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创设愉悦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识记汉字,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在训练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建构语境,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学习生字上来。

如《猜字谜》(一下)中出现了“绿”和“红”,这两个字都是表示颜色的,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教师设计了一个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并说一说当天自己身上所穿衣服的颜色,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然后让穿绿衣服的同学站在讲台的左边,穿红衣服的学生站在讲台的右边,分别介绍自己衣服的颜色。如浅浅的绿色,那就是浅绿;像新出土的小草的颜色,那就是草绿;很深很深的绿,那就是墨绿。同样,像桃花一样浅浅的红色,那就是粉红;像橙子一样红的颜色,那就是橙红;像红枣一样颜色深的,那就是枣红。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一下子了解到很多种颜色,打破了以前红色和绿色只是单纯的一种颜色的观念,由此引申开去,坐在位置上的同学纷纷介绍自己所穿衣服的颜色,如雪白、金黄、天蓝、乌黑等,在语境识字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利用语境活动形式很容易将低年级学生带入到识字教学的学习氛围中,与此同时,枯燥生字以一种比较活跃的方式生动而贴切地呈现出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也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设计活动环节,合理学习生字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环境,统编教材兼有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功能,力求在语言环境的运用中引导学生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很多课文都为识字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语境,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设计活动环节,可以将生字的学习与阅读教学相契合,按照课文中生字出现的顺序合理进行识字。

《黄山奇石》(二上)一文要求认识的生字共有15个,教师在备课时研究教材,发现生字条中的前9个字都出现在第1自然段。仔细阅读课文,知道这个自然段是总起段,概括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最后一句中“尤其”一词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趣的怪石,因此教师依托课文语境进行识字教学,以整体感知黄山風景区为主线设计活动环节,依次安排识字教学。教学时先让学生自主练读,然后在第一自然段提取“闻名、风景、安徽省、南部、秀丽、尤其”等词语,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复现认读,提醒学生关注部分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并加以区别,如“闻”是前鼻音,“名、景、省”是后鼻音,然后把这些词语放入句子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最后在黑板上只留下9个生字,让学生用这些字组词,试着用组成的词语练说一句话,连词成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它6个生字的识记也可以采用相类似的方法,这样在词语的组块运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意思的理解。

三、细化活动步骤,分步落实要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指向语境中识字正是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为出发点来制定识字目标,创设语境活动,教师要细化活动步骤,分层次落实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识字能力。

《田家四季歌》(二上)中的“戴”字是本课识字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这个字的时候教师细化了活动步骤,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它的音和义。教师在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后让学生观察画面上所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人物在干什么,再出示句子“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让学生猜测出整个句子就是讲农民早出晚归的意思,从图中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戴月光”的意思就是指农民从田里劳作以后回家很晚,月亮都升起来了,总结出“戴月光”的意思就是指月光洒在农民身上。教师顺势提问:农民会在地里忙些什么呢?让学生结合生活观察或者视频了解夏季里的农事,出示课后习题二,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8个描写农事活动的词语,增加词汇量,再补充翁卷的诗《乡村四月》,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农村夏季农民的忙碌,最后辨析“戴”和“带”的用法,教师做一做“戴红领巾”的动作,体会“戴”的意思就是把东西戴在脖子上,由此扩散开去,戴帽子就是把帽子戴在头上,戴面具就是把面具戴在脸上,戴项链就是把项链戴在脖颈上,戴手表就是把表戴在手上。而“带”只是把东西随身带着,如带铅笔、带书包、带钱等等。这样通过联系语境细化教学步骤,学生就牢牢掌握了“戴”的意思。

四、确定活动方式,提高识字效率

在语境中识字的活动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所学的内容,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加强识字效果,如动作表演、创编儿歌等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汉字的构成,将字音字形的特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识字能力,达到有效识字的目的。

《寒号鸟》一课出现了三个多音字,如果采用简单的识记方式,给出读音进行辨析认读,学生也能很快就学会字音,但是浅表性的学习最容易被遗忘。为了让学生深度识记“缝”字,教师先把多音字回归到课文中,出示句子“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进行复现认读,理解寒号鸟的窝就是石头与石头之间的一道空隙,文中的“缝”应读成fèng。在学生感知课文中的读音后,教师追加了另一个语境下的句子,“妈妈看见我的衣服上裂开了一条缝,马上就拿出针线把它缝起来。”怎么读准这个句子中的两个“缝”?结合语境让学生做一做缝衣服的动作,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到第一个“缝”字是指衣服裂开的一个口子,是名词,应该读成fèng,第二个“缝”字是指用针线把口子缝合起来,是动词,应该读成féng。动作表演是平时生活的体验,在课堂学习中成为帮助学生形象识字的一种好方法,轻松地记住生字,真可谓事半功倍。

指向“语境中识字”的学习活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善于钻研,把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关联起来,设计出多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那么,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定会如虎添翼,迅速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226200)

猜你喜欢
生字语境识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