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记者的创新和转型

2020-12-21 13:41卢祥勇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转型

卢祥勇

摘要:融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格外注重对广播电视记者的培养,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媒体行业中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代正在向融媒体发展方向前进,进而对于电视广播电视记者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也就要求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在效率上进行强化。如果电视广播电视记者还只使用原有的传统方式的话,肯定会导致受众的吸引程度大大减少,而且也很难满足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要求。本文主要就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记者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融合背景下;电视广播电视记者;转型

广播电视记者的主要作用就是收集各种社会信息,同时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有所了解。记者利用视频、声音、图片等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广播电视记者就应该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扮演好新时代的记者角色,实现媒体的转型升级。

一、融合的含义和现状

融合主要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使用进行组合。对于媒介领域来说,就是打破原有的媒介制约,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强化新闻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的融合,可以为传统媒介提供较为适合的发展条件,可以为新媒体的长远奠定夯实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对新闻内容的质量进行升华。媒介的重新组合搭配对于新闻融合的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对于新闻转型的产物来说也已经不再单一化,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向来说,可以体现出其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内容的丰富性。

二、广播电视记者角色转型时存在的困难

第一,认知不足。部分广播电视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未能从基层角度出发,与现实情况相背离,用官方口吻进行新闻报道,并且报道语言太过空洞,没有实质性内容,由此便会降低整个新闻报道质量,与新媒体人对比,显得十分落后。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记者要从百姓角度出发,保障新闻真实可靠,责任心要强,为观众负责。部分记者觉悟不高,认为自己就是一名广播电视记者,不会服务于其他媒体,即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记者,对个体经营者破坏国企财物事件采访时,凭着对他们的信任,不怀疑报料而直接报道;未成年人采访中不打马赛克被投诉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都告诉我们,广播电视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尊重事实,并且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一切都要公平公正。第二,新媒体冲击。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对电视台的舆论监督造成了很大冲击,尤其是网络信息尤为繁杂且真假难辨,大众舆论导向备受影响。基于此,广播电视记者转变为网络信息追随者,一些节目相继被淘汰。所以,新时期的广播电视记者一定要进行角色转型,若一味墨守成规,只会止步不前。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记者的创新和转型措施

1.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对于整个新闻领域来说都体现出了迅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在逐渐形成新型思想的同时,整个媒体的传播形式也变得不再单一化,一些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都在向新闻这个领域进行靠拢,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新闻发展的区域范围。所以当下的广播电视记者需要对融合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知道其重要性、不可逆性,要了解传媒“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首先电视广播电视记者有必要将专业知识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和学习,通过再一次的认识了解,挖掘探索,可以更好得对互联网传媒格局下的新闻传播特点进行掌握,进而可以跟好的依据所涉及的相关新闻类型,进行其观点、方法、角度等方面的挖掘和研究。除此之外电视广播电视记者要在自身体现新时代的电视新闻理论涵养,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自身新闻内容而言,需要时刻紧随当今时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要闭关锁国、默守陈规、固步自封,要勇于去接受新鲜的事物,要不断的去进行学习和探索。

2.拥有创新意识

融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记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还包括创新理念。传统广播电视记者只需按照常规新闻报道的流程进行如实记录、规范陈述。而今为了进一步满足当代人的信息获取需求,广播电视记者一方面应创新新闻方式,另一方面需在新闻节目的内容中融入新思想,进而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能在融媒体时代下继续占据重要位置。第一,广播电视记者应对当前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到与民众喜好的契合点,从而打造特色新闻节目,这样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助力。比如《政风行风热线》,该节目主要是以倾听民声、展现民情、排除民忧为工作准则,将基层民众对行政部门的看法及烦恼呈现出来,并按照逐个解决的方式深入调查,最终帮助民众妥善处理每一个烦心问题。这种真正体会基层民众感受的特色报道方式巩固了广播电视記者的地位。第二,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记者应当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以往广播电视媒体较为忽略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且覆盖面较小。而今可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使民众有机会在网络平台上与广播电视记者产生密切的联系,进而推动新闻行业高效发展。

四、结论

综上,融媒体环境对传统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要想保证广播电视记者素质符合新时代媒体行业发展的要求,需从文化积累、新闻观念、创新意识、新兴技术等方面着手,提升广播电视记者素质水平。另外,广播电视记者还应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充分吸收先进的工作经验,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新闻。

参考文献:

[1]吕思学.浅析全媒体时代电视广播电视记者转型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

[2]汤昌隆.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角色转型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4).

[3]张扬帆.新媒体时代电视广播电视记者角色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20(02).

[4]吴燕青.广播电视记者的创新与转型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

猜你喜欢
转型
艺术市场的机遇与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课后服务时空下的作业转型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转型进行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企业家的困惑来自于没有解释
企业家的困惑来自于没有解释
制造企业数字转型面临三个问题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