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作文核心概念,践行语文思维品质

2020-12-21 03:50钟银红
关键词:核心概念思维品质作文

钟银红

摘 要:作文是实实在在的“思维成果”呈现,而不是云里雾里的“思维能力”展示。思维活动训练,必须落实到“思维语言”上来,“思维语言”的运用,又必须靠“语言的表达路径”来突破。这个“语言的表达路径”其实就是通过核心概念来践行的。

关键词:作文;核心概念;思维品质

高考作文60分,是语文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可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作文想说爱你实在不容易。即使到了高三,我们学生的作文也是问题百出:或洋洋洒洒,离题万里;或拼拼凑凑,字数不足;或端端正正,华而不实。究其原因,思维品质在学生写作中缺席难辞其咎。

与之相对照,是浙江高考作文特别关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我们看一下浙江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都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提升和拓展。2017的“三本书”,如果就书论书,无疑纸上谈兵;2018的“浙江精神”,如果就精神论精神,必然言之无物;2019的作家作品,如果不回归生活,也是不着边际的。思维提升拓展某种程度上成为出奇制胜的法宝:有字之书倘若辐射到实在的书,无字之书假如能发散到实践之书,心灵之书如若能折射到仁德之书,化抽象为具象,800字就不在话下了。

我们知道,作文其实是实实在在的“思维成果”呈现,而不是云里雾里的“思维能力”展示。思维活动训练,必须落实到“思维语言”上来,“思维语言”的运用,又必须靠“语言的表达路径”来突破。这个“语言的表达路径”其实就是通过核心概念来践行的。打造作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核心概念筛选—解读—拓展—评析—架构—论证的过程。

何为作文核心概念?拙以为,它是文章中对思路起到统领作用的一两个主要观点词。大凡作文题,无一例外都有核心概念。只有对核心概念了然于胸,才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所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按照学生思维的进阶路径,从核心概念筛选—解读—拓展—评析—架构—论证,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概念深度解剖

与其浮光掠影,不如响鼓重锤!既然思维提升拓展某种程度上是高考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那么,我们不妨紧紧抓住核心概念,依托思维发展路径,深度解剖——筛选、解读、拓展和评析核心概念,以此确立文章独创的观点。

(一)筛选核心概念

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着新的开始和旧的结束。恋旧、怀旧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忘却”。

对此,你有怎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筛选核心概念时,我们首先要注意分句关系(并列,转折,总分,因果……),材料中的重点句“恋旧、怀旧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忘却”从分句关系来看是个对比句,那么两个分句中中体现的观点是并重的,我们可以任选其一或者是综合考虑。其次,留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比如材料中多次出现的是“旧”,“旧”是此次写作的核心概念。第三,明确“对此”的“此”指代的对象,应该是“恋旧、怀旧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忘却”一句。这个句子的前半句强调恋旧、怀旧、怀念 ,后半句则侧重忘却。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材料的核心概念有二:一是怀旧(恋旧),一是忘却(不怀旧)。

(二)解读核心[核 心 概 念 解 读 定义化 文学化 比喻式 引用式 排比式 个性化 比较式 拆字式 ]

(三)拓展核心概念

对于核心概念,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挖掘材料内涵;更要知其所以然,张扬个性,多方位多角度拓展——由此及彼,从课内到课外,从本质到现象,从客观到主观,立足文本,潜心典籍,深入生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探寻核心概念的外在表现。

1.化大为小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去反应大的问题

比如“溫暖”,我们可以采用“添加法”化大为小,将“温暖”化为“妈妈的温暖”“老师的温暖”“家庭的温暖”“社会的温暖”等。

2.化虚为实

就是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一些本身较为抽象的核心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上。比如“幸福”,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化,“幸福是温馨的礼物,是沉甸甸的麦穗,是绿色的生活,是充足的事物……”

3.正反联想

正向思维,从正面思维拓展核心概念;逆向思维,从反面切入核心概念。比如“自信”,萤火之光乃敢与日月争辉,鹏鸟之翼竟敢与青天比高;尼采自幼性情孤僻,穷尽一生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深入骨髓的自卑。

4.横纵交错

横向联系,指的是考虑时空上处于平列状态的事物。比如“语言”,它可以是被誉为天籁之音的“自然语言”,像风声、雨声、蛙鸣、鸟啼、花开的声音,种子破土的声音等;它也可以是令人动容的“口头语言”,像家人的叮嘱、恋人的海誓山盟,朋友的安慰、陌生人的问候等。纵向联系,可以是从核心概念的本义联系到比喻义和引申义。比如“镜子”,我们可以从实物的镜子拓展到它的比喻义引申义,得到“高尚的人格作镜子照出卑劣灵魂”等。

(四)评析核心概念

通过筛选、解读、拓展核心概念,我们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全面评析核心概念,从而确立自己独创的观点。

评析核心概念需要恪守总原则——“合”“正”“新”“易”。

“合”事实上指的是符合核心概念,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立意都不能脱离核心概念。“正”其实就是根正苗红,与时俱进,符合高考命题价值取向(一个终极目标——理人,两个热点主题——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三大永恒主题——体验、理性、人文);“新”实际上是指别出心裁,“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戴师初的箴言发人深省,立意必须于平庸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易”简而言之就是具可操作性,由于生活空间和阅读经验不同,人们各有自己的知识优势和事业盲区要扬长弊端,立足于自己最熟悉的知识领域,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只有驾驭自己了如指掌的观点,才能写出妙笔生花的嘉文。

二、核心概念严密论证

通过对核心概念的深度解剖,我们确立了基于核心概念的独创观点,这是文章写作的第一步,而以缜密合乎情理的逻辑展开有效论证则是第二步。如何才能有效论证呢?愚以为,应该以核心概念架构论证,以直接揭示核心概念的標题名言论证,以处处扣核心概念,时时显核心概念的有效语段论证。

(一)以概念架构论证

作文教学讲究积淀性、延续性,所谓厚积而薄发,核心概念架构需要时时铭记,刻刻锤炼。我们可以通过作文课演绎概念架构的三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可以诠释概念架构的三维策略——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

如今,大部分学生有概念架构的三维策略,而且一般都采用横向并列的框架。但是言语表述不当在这些横向并列结构中随处可见,作文中,核心概念的架构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石,而语言表述是砖瓦,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打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高分作文。所以笔者截取学生习作(核心概念:怀旧,不怀旧)中的部分框架,与精修细改后的语段(红色字体语段)对比呈现,以此明确框架中的语言表述问题,期待精益求精,落实框架架构素养。

(二)以标题名言论证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标题是文章的善睐明眸,拟写标题是行文的“头”等大事。一个文采飞扬、哲思荡漾的标题,会给阅卷老师带去耳目一新的“见面礼”。“美人如花隔云端”,名言则是锦绣霓裳,令美文“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陆机在《文赋》中说过:“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合理“移植”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或借以表明自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或为自己的核心概念提供论据,或提升自己文章的内涵,或显示作者的文化底蕴……

标题名言美则美矣,倘若无法直接揭示核心概念,也就无法有效论证观点,所以标题名言须与核心概念形影不离。

名言在具体运用中,我们要把握“精”“准”“新”的原则,采用直接式(直接引用名言)、叠加式(名言+解说或阐述意境、思想、风格等)、嵌入式(引用的诗嵌入到文中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等方式具体来落实。例如:

“一将成名万骨枯”,有人用数以万计兵士的热血染红头上的顶戴,以别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烈成就自己荣耀的丰碑。(直接式)

秦晋围郑,重耳无视盟国秦的背叛,在郑势单力薄的大好形势下,放弃了一场梦寐以求的胜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句“不仁”,一句“不武”,成功与道德的天平倾斜了,偏向了道德的一方。(叠加式)

鼓励别人,却不能奢求同样拥有别人的鼓励,因为最能帮助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给自己一个鼓励吧,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就是我,自然界独一无二的我”。遭遇挫折,不必失魂落魄,提醒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马平川,不必洋洋自得,警戒自己“生于忧患,生于安乐”;进退维谷,不必怨天尤人,勖勉自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嵌入式)

(三)以有效语段论证

“一枝红艳露凝香”,作文要求我们从开头到结尾将核心概念“一网打尽”,处处扣核心概念,时时显核心概念,而且要扣得到位,显得靓丽。精心设计开头结尾是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道“工序”。一个亮丽的开头、一个精彩的结尾能使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主体语段则能亦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

然而在我们学生作文中,本该先声夺人的开头、本该锦上添花的结尾、本该隆重压轴的主体语段却成了文章的败笔。古人说:先规矩而后巧。有些方法不妨先照猫画虎,熟练之后再逐渐掌握,化为己有,在锤炼反思中获得语段有效论证的策略。

奇文共赏,疑义相析,笔者引领学生品评常见开头结尾,向学生小结呈现了巧开妙收的方法,并以此为例,给出一个物象开头、对比结尾的范例。

主体语段论证的质量,却直接关系到核心概念架构的落实和文章论证的质量。期中考试作文讲评时,笔者分析并小结了学生主体语段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语段有效论证策略(五句法):观点句(分论点);拓展句(可有可无);材料句(一例略详,二例对比,三例排比,多例详略);论证句(假设、因果、转折、让步……)总结句(呼应观点)例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弃旧迎新本是人生常态。(观点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黄花”之类旧物实在不必念念不忘,忍痛割爱便是。(拓展句)就比如当今,已有燃气灶电饭煲能炮制美餐,何必用柴火作炊?再看一间焕然一新的房子,装修时尚,倘若旧家具堆放满满,又如何能容下新家具进驻?虽然古人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深以为憾,我却痛加赞赏:物尽其用,良弓若无飞鸟可追,走狗如无狡兔可逐,弃之有何不可?(材料句+论证句)请当机立断,把旧字名下的货品驱除出境!(总结句)

分析句突破能为主体语段有效论证添砖加瓦。事例分析必须“从一而终”,这个“一”指的就是核心概念,我们需要阐明事例和核心概念的紧密联系,使事例和核心概念水乳交融。事例分析也必须合情合理,毕竟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笔者仍旧通过主体语段分析展开策略方法的巩固强化。

蜻蜓点水式的几堂作文讲评课对于写作本身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突破的关键在于形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而有效的体系,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全方位训练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力。在此笔者附上作文实战宝典,如图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课程.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4]杨淑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个性作文评改[J].语文建设,2016(34):68-70.

猜你喜欢
核心概念思维品质作文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