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

2020-12-23 04:46卢芳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教学模式

卢芳

【摘  要】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急需改变小学数学知识单纯的传授局面,从而诞生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学展点练”,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学展点练”的具体方向,并从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等四个方面分析“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思维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理解难度系数大、学习困难,且部分学生很难提起对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突破思维的束缚,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产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效果良好,是目前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对推行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一、学——自主学习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且学生自主开展新课预习,可充分体现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实现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同步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果,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新课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预习作业,促使学生主动开展预习活动。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教学中,利用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爱好,要求学生放学回家看1-3集的动画片,比如《汪汪队立大功》,数一数剧中有几只小狗和几个人,然后记录下来,在下一节课堂上分享。学生也可以看不同的动画片,记录每个动画片中的重要人物,并设计对应的加法、减法问题。这样可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片,在看完动画片后熟读课本,了解本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到达课前预习的目的。

第二,让学生熟读数学教材内容。由于目前版面教材都是以字和图文为主,包括数学公式、数学符号、数学定义等等。这是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最大差异,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通过熟读课本内容的方法,将数学知识通过语言组建的方式转变成自己的语言。

第三,根据新课内容为学生预习设计对应的内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小学生的自主性较低,且学习方法较多,无方法的预习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通过设计问题,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教学中,学生对时间并不陌生,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钟表比较陌生,且不会看时间。此时可通过设计预习问题:钟表上有几个数,分别是多少,有几个指针,分别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等等?这样学生也就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根据课本内容学习钟表的相关知识。

2.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延伸,更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主动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课前预习,更体现在课后复习上。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对课本知识有着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且知道哪个知识点自己不理解,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实现对不懂知识的理解。而小学生的记忆时间短、效果差,只有通过及时的复习和巩固,才能有效牢记数学知识。故学生需要在放学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

二、展——展示交流

展是指学生在课上、课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分享既是一种展示,又是发现不足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展示和相互交流,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某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情,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意见,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学生在相互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换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量。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有各自的关注点和侧重点。分享交流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实现双赢的目的。故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分享交流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组内交流和组外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相互交流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正确地倾听和分享,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赞扬,并解答学生有困惑的问题。此外,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和理解困难的知识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详实的资料。

三、点——精讲点拨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尚未成熟,且思维比较活跃,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有限,更不可能完全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同时对部分数学知识存在认识不清、记忆混乱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精讲的方式方法,该省略则省略,该点拨则点拨,把握好分寸才能有效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记录教师点拨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地方及时提出,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练——有效训练

练习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有效的练习既能实现数学知识巩固,掌握重点内容,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至关重要。教师要并注重练习的方式方法,过度的练习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起到反作用。知识点多、零碎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特征,而小学生的记忆效果差,对零碎的数学知识遗忘较快,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训练,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训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除了数学知识和计算技巧传授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对其进行练习,同时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此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练习题数量和质量,如果量过多则会影响到学生的休息时间,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课后练习题控制在10~20题以内即可。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学展点练”教学模式,既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出高效课堂。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范围,注重引导和精讲点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今后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伟年.“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9(17):166.

[2]夏俊芳.“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5):184.

[3]孙其杰.“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奥妙),2019(10):41-42.

[4]谢春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展点练”教学模式研究[J].中外交流,2019(35):266-267.

[5]官桃红.“学展点练”教学模式运用于小学数学中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9(34):32-33.

[6]徐芳.“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32-33.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