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探析

2021-01-02 19:37殷晴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园班级活动

殷晴乐

(开封市金明小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小学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基本的安全辨识、防范和自我保护、自卫能力。这是当前现代化教育形势下,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其次,应该高度重视提升教师的安全知识素养并开设安全知识课;最后,应全面开展各种安全专题活动,并通过家校共育形成合力,从而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一、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

学校是全体师生在校期间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校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与全校广大师生的安全密切相关。为此,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机制无疑是保障校园安全的第一步,只有建构一个由点到面、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为全校广大师生的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一)建立安全责任制

中小学校是由一个个教学班级组成的,以班级为主要单位,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形成了校长→主抓安全的副校长→教导处负责人→班主任及其他全体科任老师,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严密教育责任体系。学校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责任和应急预案,与全体师生签订规范的《安全责任承诺书》。管理制度越严格、完善,校园安全工作也就越有保障。

(二)聘请专业保安人员

学校应成立保卫科,聘请专业保安人员负责校园治安。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细致的责任承诺书和明确责任义务,出于对接触到人员的复杂性和对巡视校园重要性的考虑,还要建立一套详细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确保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与校领导进行沟通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1]221-222。

(三)校园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确保教师的安全责任贯彻落实到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管理最为直接的负责人,日常的安全和常规管理应囊括诸多方面: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管理、学生在校时的学习和生活管理、班级和各个功能教室之间相关的安全设施和仪器的管理以及每日的安全台账记录等。除班主任外,每个班级科任教师也都是自己课堂的安全负责人,组织学生安全上好每节课是最基础的工作。除此之外,科任教师还要积极配合班级参加早、晚学生进校和放学时执勤站岗的工作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等,为学生和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四)定期排查安全隐患

每个班级坚持安全隐患周排查和每个月小排查两项工作制度。各班、各技术科负责人每周对所有负责区域内的人员进行一次小型的安全隐患地点排查,每个月再进行一次大型排查,并及时向负责人员上报排查情况。根据自己所上报的结果,学校应迅速做出反应,必须定期进行情况汇总、问题整改和结果反馈。学校还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检查制度。例如:可以结合每周的卫生清洁活动,在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工作的同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定期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再如:教学楼的房间内墙体出现裂缝,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方便专业人员前来检查和维修;楼梯防水层护栏高度太低不能够满足要求,需及时做好修整、增高;新建的教学楼有瓷片脱落现象,应及时派人进行修补,等等。总之,学校的安全责任管理网应全面细致,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二、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教育

(一)开展教师安全知识素养教育

真正合格的教师,不仅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做出反应和相应处理,并能够在平时教会学生自救、保护等相关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安全意识、风险防范能力。有条件的中小学可以专门配备一些安全教育教师,每周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系统地为学生讲授安全知识。如果学校并不具备开设一套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的条件,也应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经常性地对教师进行特殊的专题训练。学校教师掌握了基本紧急事故处理方法后,才能正确处理各个班级的学生突发意外伤害事故,以此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二)开设系统规范的安全教育课

目前,教育部专门在网上开设了安全教育平台,很多省、市也都拥有自己研发的安全教育知识教材或读本,给学生免费开设系统化的安全教育课程,这是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最直接、有效途径。如果中小学都能够为学生开设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课,以小学为例,每名小学生在校的6 年中持续不断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6 年下来,每个孩子都能够真正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自护、自救知识,那么,学生无论是在校、在家或在其他日常生活场所,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这不仅仅对于学校和家长,甚至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小就在内心树立安全意识,持续学习的安全技能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如果国家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从小学、初中、高中都要开设安全知识课,那么,接受过如此系统安全教育的年轻一代,将会给国家的未来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保障[1]143-144。

三、全面开展各种安全专题和安全活动

学校只开设安全教育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全面细致的安全专题活动。

(一)校园活动安全教育

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出现摔伤、擦伤等各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大部分可作为针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件,这类重大事故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因此,要把握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其树立安全防范的意识。可以让事故现场的学生叙述一下当时的场景,情境再现,用切身的案件去教育每个学生,使其从心底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主题宣传活动,将有关校园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的信息,采用各种形式(如自由创编安全歌谣或者是办手抄报等)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明白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可能是自己和家庭无法承受的。

(二)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是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尤其是部分中小学生,在过马路时不顾前后左右,任意穿行,过马路时的行走方向和路线都会根据自己的心情而随意改变,交通事故发生率极高。因此,学校应组织各个班级经常利用队课时间让学生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知识,看视频、情景剧、小品表演、安全示范课演练等以及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术能力和安全自救知识。同时,也可以专门聘请交警担任校外辅导员,并经常邀请他们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和教育活动。另外,学校也可以在假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慰问烈日下站岗的交警、请当警察的家长给学生介绍典型案例、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等。总之,与警察叔叔近距离交流是学生所向往的,活动效果也比普通的课堂教学更好[2]17-32。

(三)校园饮食卫生安全

目前,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在校进行午餐。所以,学校的食品安全教育应走在前面,防患于未然。例如:学校在保护学生个人卫生方面主要强调“五要,六不,两坚持”,即要勤洗头、要勤修剪指甲、要勤洗澡、要勤刷牙、要勤洗手;不喝碳酸饮料、不吃三无食品、不共享饮料和水杯、不吸二手烟、不饮酒、不随地吐痰;坚持随身携带纸巾和水杯。同时,学校也要制订午餐和饮食安全细则,并通过各种宣传及评比活动,让每名学生高度重视午餐的饮食卫生安全。

(四)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教师在给学生灌输和传授安全教育知识的同时,也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指导和教授小学生如何规划和避险、怎样预防地震、火灾、洪涝、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时,可以多次、不定时地组织学生倾听一些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看一些类似的视频,带领学生前往消防大队参观,并常利用全校集会时间进行全校性防震和减灾演习。在进行演习前,教师首先要将这些自然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和其预防措施详细教给学生,如平时怎样有效地防止这些火灾事故的发生,遇到大型火灾或者是地震时我们都应该怎样逃跑或者自救。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演习,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安全知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通过学习掌握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由此,在遭受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2]34-54。

(五)加强学生个人安全教育

学生本身就是相对较为弱小的群体,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突发情况总会不期而至,此时假如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学生就会遭受伤害。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和保护意识,使其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都能够采取有效手段来保护好自己,把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清楚地辨别是非对错,面临诱惑时能自觉抵制[3]。另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从而加强其自我防范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环境和事情。

(六)开展专项“安全教育周”活动

学校每学期可以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周”可以是除安全教育课和各项活动外的集中安全教育,可以每学期一次,也可以一个月一次,具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

“安全教育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可以针对某个安全专题开展系统深入的活动,如交通安全主题:周一是认识交通标志,周二是步行安全,周三是骑行安全,周四是乘车安全,周五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安全。也可以一天一个主题进行多项安全知识普及。以逃生避险主题为例:周一是地震自救知识,周二是防溺水知识,周三是火灾自救知识,周四是防踩踏知识,周五是防恐防暴知识。总之,“安全教育周”既是安全知识宣传,更是强化安全教育。

四、加强学生家庭安全教育

家庭,是一个孩子最早接触也是所处地点持续时间最久的活动场所,家庭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家庭联合机制”,确保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更全面。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安全知识教育方面的措施和政策,用定期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力求充分加强学校与家长间对于学生在安全知识教育方面的联系,秉承共同为学生服务的价值观和理念,使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各种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安全知识教育的另一支力量——家长,也应该有意识地针对学校安全知识和管理制度提出自己的合理想法,而后与学校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服务和教育学生。

总之,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慎终如始,时刻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入手,全面提升和培养教师的安全知识和素养,开设规范化的安全知识教育课程,全面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专题活动,家校结合共育,才能更加全面、细致、切实地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安全教育,从而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并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校园班级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