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翻译流程管理对翻译的作用

2021-01-06 11:02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译员表格译文

李 畅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一、绪论

时代在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并且随着全球信息共享,整个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变成了一个整体。跨文化交流、跨语言交流也不断增加,翻译市场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翻译服务行业的势头不断增长,项目流程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在翻译行业中兴起。在《项目流程管理》中,一致认为“它根本上就是对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管理。企业大多很少将流程管理加以实践,也只是文字功夫”(丁兴良,林俊,黎燕,2012:1-2)。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翻译公司来说,要更加注意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将“流程”这一概念,渗透到管理层面的每一个环节。本研究主要是借助前人的研究,结合经营类项目流程的管理模式,建立翻译流程管理模型。

二、文献综述

“流程管理的实施不是一个单纯流程问题或者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变革项目。”国外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翻译流程管理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目前国内也只是对学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流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还有所欠缺。

(一)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在国外,因为项目管理操作性强,因此经常会有翻译流程管理的体现。西班牙翻译学者Celia Rico Perez认为,翻译项目的基本流程就是:委托-计划-资料准备-翻译-收尾。但事实上,这些环节本身就是一个整体,项目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计划以及控制。

(二)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在国内,翻译服务行业已经有意识的去着手对翻译流程进行管理,但是在学术领域,与此有关的研究还是并未得到重视。

三、项目管理实践分析

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对翻译公司给出的一个小型的翻译项目进行了项目流程分析,名字为《天堂草原,多彩故乡》,原文在附录中。公司给出的要求是工时两天,并与Trados等翻译软件配合使用。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具有综合性,时间分配,译员选择,译前准备、双重审校、项目沟通等多方面都会影响翻译的最终结果,而这些都是要在进行翻译之前综合考虑到的。

项目流程管理分析

在流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分成了三部分

(一)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具体分为:

译前:项目分析及处理。包括文件格式处理和转换、内容编辑和排版、确定翻译方向、选择译员。

译中:项目流程管控。包括与译员定期沟通、收集翻译问题、问题反馈客户查询、中途稿检查。

译后:审校和排版。按照检查单列表进行稿件质量审校、问题反馈咨询、文档排版等。

分析:在这一部分是总体说明项目管理大致要有三个方向的准备,即译前、译中和译后,然后再说明每一部分更加具体的工作,项目经理会有一个比较体系合理的安排,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在译前的准备活动中,要有整体的一个框架,才会更加顺利。

(二)

项目名称天堂草原 多彩故乡语种中译英项目规模共6页 中文1947字 译后约880字原文版式Word文档 结构单一没有表格 比较简单项目起止时间6月13日———6月15日项目要求使用Trados翻译,译文为中英对照格式项目特点 1、一篇介绍呼伦贝尔蒙古族文化的短篇文章,以说明记叙为主2、工期为两天,时间较为充足3、文件格式简单,不需要单独处理4、是公司长期合作的客户项目管理过程 根据项目特点,这是公司长期合作的客户,可使用公司积累的介绍当地文化领域的语料库和术语库。不需要进行格式转化,可直接使用CAT工具进行翻译,时间较为宽松,后期安排了细致的审校过程项目管理信息项目联络人XX职责:帮助与客户进行直接沟通项目经理XX职责:负责整个翻译流程,译前、译中、译后的各项工作译员(一名)XX审校(一名)XX项目特点 由于文章的专业性不强,但是需要对当地或者中国历史地理文化以及民风民俗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且语言优美,需要译员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这方面的要求较高项目优势 1、文章较短,比较简单2、时间充足,有足够的时间查阅平行文本和背景资料

分析:表格表达内容会更加清晰直观,更加具有逻辑性,所以在进行流程设计时插入了表格。第一部分的表格的内容是对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翻译公司的要求进行了梳理,比如语种、规模、板式、时间、要求、特点等,这些都是在译前必不可少的分析因素。第二部分表格是在对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之后,考虑进行项目管理的所需要的做法,比如根据内容和特点进行人员分配。在译前,项目经理也要对翻译风格进行制定。在设计表格过程中,有参考公司给出的模板,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格的设计和应用也是非常广泛和有必要的。而在这一部分中的重点就是在对原文进行的详细分析,也属于译前准备的阶段。

(三)翻译项目过程管理

一、项目启动

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分析会议

2.熟悉项目内容和格式

3.译员选择:一名译员,需有一定的背景知识

4.审校选择:一名审校

5.时间管理:

(一)初译时间:6月13日

(二)自检时间:6月13日

(三)审校时间:6月14日

(四)排版时间:6月14日

(五)交付时间:6月15日

(六)记忆库语料库制作时间:6月15日

二、项目流程

前期:

1.文件为word文档,不需要进行格式转化,没有表格,结构简单

2.本项目为历史地理类稿件,可安排之前与客户合作过的译员使用CAT工具进行翻译,并添加一些相应的语料库进行翻译。

中期:

1.文件字数较少,且工期只有两天,可在第一天同译员沟通,询问翻译相关问题

2.译员不了解之处,及时汇总整理,发送至客户进行询问

后期:

1.译员完成翻译后,按照《自检单》及时查看是否有错译、漏译等影响整体完整性及质量的问题。

2.整体检查后,交与审校人员按照《审校检查单》内容审校,并及时收集反馈,与译员沟通。

3.审校后,安排最终格式排版,随后交付译文。

4.与客户沟通,看是否需要二次修改

5.项目总结、制作记忆库和术语库

分析:第三部分就是实际的项目操作流程,而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就是项目启动,项目在开始之前要开启动会议,熟悉项目并进行任务分配,译员审校的选择,以及每个步骤具体操作的时间进行细致划分,工作更有效率更加清晰。

而第二个步骤也就是整个翻译流程中最主要的,让译员和审校更加熟悉项目中的每一步具体操作流程,包括前期认识稿件结构,中期的反馈以及后期的审校与排版,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译文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每一步都要细致。这一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项目沟通和双重审校的部分。流程最后进行了记忆库和术语库的制作,进行项目总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积累经验,以后类似的翻译会更加简单。

在项目流程设计时发现,大部分的时间和重点都会放在译前的准备工作中,这一个步骤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在实际操作中的走向和译文的质量,所以这就需要项目经理拥有缜密的思维和超强的统筹规划能力。而在中期操作中,最重要的是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及时沟通,中期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就会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所以中间要及时对项目进行沟通和跟进,让项目顺利进展。最后一个就是在译后阶段的审校工作,在校改的过程中,审校人员需要对译文的准确性更加注意。首先是译员的自检,然后交到审校,进行整改排版等工作,有时甚至会进行重新翻译,所以整个译文是否合格很大决定权在审校的手中,在翻译流程中,双重审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流程中,译前准备、项目沟通以及双重审校是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

结论

一篇优秀的译文,离不开团队的协作,译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不是仅仅依靠译员的个人能力,这样译文的质量也难以保证。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就使得项目管理者可以在每一个翻译环节,严格把控,分配合理,措施得当,方式有效,来保证项目高效顺利地进行。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三个部分就是译前准备、项目沟通以及双重审校,才能更好地保证译文的质量。

但是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是一次翻译公司的实践任务,所以标准和规则很大决定权在一家翻译公司里,不确定是否与其他公司有冲突。其次,这只是一篇比较简单、篇幅不长的小型任务,所以在进行流程设计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免会和大型的翻译任务有一些冲突,所以还比较片面,不能代表所有。

猜你喜欢
译员表格译文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译文摘要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统计表格的要求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I Like Thinking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