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2021-01-07 11:38李德勇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蛋率产蛋雏鸡

李德勇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37号连云港市农科所,江苏 连云港222000)

中国蛋鸡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连续21年成为禽蛋产量最多的国家。1980 年至2005 年,我国禽蛋产量年递增速度为7.8%,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近2 年增速有所减缓,世界同期仅为2.6%,发达国家鸡蛋存栏及产量已基本保持稳定,近十年已基本没有增长。随着禽蛋需求不断增加,对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商品蛋鸡饲养技术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标准化鸡舍设计与建造

科学合理的设计鸡舍,对于鸡场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鸡舍设计和建设应遵循如下8 项原则:一是蛋鸡养殖必须转变观念,设施建设是基础,养殖量应达到一定的规模;二是鸡场选址和建筑设计等符合畜牧工程技术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模式和基础;三是鸡舍设计有利于对环境的控制,能够进行舍内高压清洗消毒;四是选用的建筑材料冬季能保湿、夏季能隔热、价格适中,且不影响鸡舍的上述功能要求;五是适宜采光、采热,能达到有效通风,且不引起鸡的寒冷应激或感冒等疾病;六是建立健全防疫消毒各项设施条件和制度,鸡场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审查条件;七是夏季建议考虑采纳水帘降温等方式;八是便于推行国家、省、市出台的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标准。

新建蛋鸡舍和设备达到蛋鸡发挥最大潜能的要求,可采用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即要求1 幢蛋鸡舍饲养规模达到5 000 只以上,采用3 层阶梯式或4 层层叠式笼养,实行湿帘风机、喂料机、清粪机3 机配套,节省人工成本,优化鸡舍内部环境。

2 育雏期饲养技术

育雏舍用高锰酸钾、甲醛混合熏蒸(每立方米30 ml甲醛和高锰酸钾15 g)封闭1~2 d,通风1 d,再用进氧乙酸或碘酒消毒剂喷雾消毒室内和室外环境1~2次。准备进鸡,进鸡后每周消毒地面、墙壁、室外环境1~2次。

初饮和开食是育雏的重要环节。其方法得当与否,不仅影响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育雏的成败。因此,重视雏鸡的初饮和开食是十分必要的。初饮的时间,雏鸡最好在出壳后24 h内饮到水,长途运输的雏鸡,初饮的时间不宜晚于36 h。在雏鸡出壳后12~24 h,饮水2~3 h之后,当60%~70%的雏鸡具有求食行为时即可开食。

根据鸡群状态调节育雏室温度;遵照“保温为主,通风为辅”的原则,采取间歇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控制好饲养密度和光照;按免疫程序定期免疫。

3 育成期饲养技术

控制育成期的体质量是评价其品质的最适指标。雏鸡开食后7~10 d,随机抽测100只鸡每天进行个体体质量测定,其结果与标准体质量经常进行比较与研究,再决定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作为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要有70%以上的个体,其体质量在鸡群平均体质量±10%以内,就算鸡群的体质量整齐一致。

育成期必须实施正确的断喙,断喙时下喙比上喙留得长。

育成鸡的饲养密度随着雏鸡日龄增加则越趋重要。通常,鸡群饲养密度夏天要小,冬季可以稍大,春秋天则介于两者之间。

加强光照管理,其目的是控制鸡在适宜日龄达到性成熟。鸡的性成熟若过早,则初产蛋重就小,因为在达到适宜体质量之前就开始产蛋,到产蛋后期容易导致部分换羽和停产。

控制育成鸡疾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携有败血性霉形体、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青年母鸡,在移到产蛋鸡舍时,这些潜在病原体就会污染鸡舍及环境,引起产蛋下降。

育雏结束后及时转群,更换育成料。定期称体质量与调整鸡群:选择固定笼位称量体质量,计算平均体质量和均匀度,并与标准体质量和均匀度对照,要求均匀度在80%以上;育成鸡按体质量大、中、小分群饲养,将体质量不达标的鸡挑出后单笼饲养,单独补加营养,病、弱鸡及时淘汰。

4 产蛋期饲养技术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产蛋过渡期要及时转群上笼,转群后要经常巡视鸡群,及时挑出不合格鸡进行单独饲养;用1 w 时间将育成期料换成产蛋过渡期料,产蛋率达到5%时及时更换高峰料。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4.1 准备工作

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4.2 转群上笼

4.2.1 入笼日龄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 周龄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 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适应环境,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质量适宜的优质鸡。

4.2.2 分类入笼

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小鸡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大鸡则应适当限饲。

4.3 饲养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上升和产蛋高峰持续时间,而且影响死淘率。开产前2 w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应从17 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

4.4 卫生

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必须加强防疫卫生工作。

4.5 观察

注意细致观察鸡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上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猜你喜欢
产蛋率产蛋雏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冬喂蛋鸡巧添加抗病御寒又高产
食醋可防鸡病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