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蛋鸡疫病防控和养殖注意事项

2021-01-07 11:38蔡雯雯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蛋寄生虫蛋鸡

蔡雯雯

(鹤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南 鹤壁 458000)

秋冬两季气温下降比较快,若是蛋鸡饲养人员没有加强疫病防控、调整养殖管理模式,则会导致蛋鸡的抵抗力和产蛋率下降,甚至引发多种疫病。因此,为保证蛋鸡的高产和稳产,对秋冬季蛋鸡疫病防控和养殖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秋冬季蛋鸡的疫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对养殖蛋鸡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分析秋冬季蛋鸡的疫病防控措施

1.1 病毒类疾病

从目前来看,蛋鸡常见的病毒类疾病主要有禽流感、传染性贫血等,此类疾病对蛋鸡具有较大危害,若是在养殖舍内爆发,则会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此,为有效防控此类疫病,蛋鸡的养殖人员应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一旦出现病鸡,则需要立刻对其进行隔离,将传播途径进行切断处理,若是病鸡出现死亡,应对其进行深埋或焚烧,避免病毒的再次传播。

1.2 寄生虫类疾病

对于蛋鸡的生产性能而言,寄生虫病对其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常出现的寄生虫主要有球虫等。蛋鸡一旦感染寄生虫疾病,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以及产蛋率。为有效对寄生虫类疾病进行防控,蛋鸡的饲养人员应保证鸡舍的干燥,合理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宿主。同时,饲养人员还可以使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例如,可以使用地克珠利以及中药制剂对球虫病进行治疗,使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日常驱虫,并定期喷洒杀虫药物,从而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控。

1.3 营养性疾病

在对该类疾病进行防控时,饲养人员应对日常饲料进行科学配制。在配制时,饲养人员应以国标为基础,合理搭配粗蛋白、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进而使蛋鸡能够摄取充足的营养。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的营养过剩或是不足都会导致蛋鸡生病,进而影响其产蛋量和鸡蛋品质,因此,在秋冬两季时,蛋鸡饲养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营养元素,一般情况下,应维持九成的膘情,从而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

2 研究秋冬季蛋鸡养殖的注意事项

2.1 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秋冬两季气温下降较快,昼夜温差大,若是未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极易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因此,蛋鸡的饲养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除了鸡舍的换气口,饲养人员应将其他孔洞进行有效封闭,尤其是窗户,同时,还应在鸡舍门口挂上棉毯,避免冷空气进入;对于面积较大、天花板较高的鸡舍,饲养人员可以通过设置顶棚的方式对鸡舍进行保暖、防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火炉,需要注意的是,火炉应带烟囱;注意蛋鸡的养殖密度;当蛋鸡产蛋时,应确保环境温度在19~25℃。

2.2 注意鸡舍湿度和空气质量

部分养殖人员往往由于过于注重防寒保暖忽视了鸡舍的空气质量和内部环境的湿度,进而导致寄生虫病或是其他疫病。因此,蛋鸡养殖人员应定时对粪便进行清理,注意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新。在对鸡舍进行通风时,可选择在中午或是下午进行,这主要是因为中午和下午的气温较高,不会导致蛋鸡受冷。最后,应定期对鸡舍使用强氧化型的消毒剂,适当增加鸡舍的含氧量,避免疫病发生。

2.3 注意光照时间和强度

由于秋冬两季光照时间较短,但对于蛋鸡的产蛋期而言,每天需要16 h 的光照,且光照强度应在10 Lx 左右。因此,蛋鸡养殖人员应及时进行补光工作,例如,可以使用40 W的灯泡进行补光,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光照的均匀性和持续性,从而为蛋鸡提供充足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2.4 科学配比饲料

在秋冬两季,蛋鸡热能消耗较多,为保证产蛋率和鸡蛋质量,蛋鸡饲养人员应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主要是合理增加玉米的比例,从而确保蛋鸡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尤其在冬季,天气较为寒冷,饲养人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百分之一的油脂,提高蛋鸡的抵抗力。

2.5 做好消毒和防应激工作

在开展消毒工作时,蛋鸡饲养人员应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具体内容为:对鸡舍中的用具进行定期消毒,尤其是水槽等主要用具;交替使用消毒剂,对鸡舍环境进行消毒;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冬季,应每周消毒1次。在开展防应激工作时,主要是防冷应激、免疫应激。在开展防冷应激工作时,饲养人员应添加能量饲料以及葡萄糖;饲养人员开展防疫工作,在接种前对蛋鸡进行检查,若是鸡体较弱则在接种前后使用抗应激药物。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防疫措施以及饲养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秋冬季对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造成的影响。因此,蛋鸡饲养人员应提高对秋冬两季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各类疫病的防控,并注意消毒工作以及鸡舍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产蛋寄生虫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蛋鸡和肉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蛋鸡和肉鸡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