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后的作业反馈及反思

2021-01-09 17:12樊锋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段小学数学

樊锋波

摘 要: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产生错误并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数学教学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作业反馈,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作业的反思。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作业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因为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水平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将错题转化为学习资源,进行巩固提高。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作业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作业反馈;作业反思

前言: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被动化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认知提问,很少引导学生反思数学解题过程。课堂之外多数学生完成作业也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就错改错,而不去深纠错误的原因。学生对待数学作业以交差为目标,完全是一种应付的态度。从教学实际来看,小学生的思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增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也是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也不能任意引导,教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比如学生的作业反馈,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本文将首先从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反馈开始,根据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借此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式,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一、明确作业存在的意义以及反思的两个层面

要想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反馈,就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有作业,为什么要完成作业,为什么要对错误的作业进行改正。第一,告诉学生数学的学科特点。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教的少,做的多。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讲授比较少,更多的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以要做的题多,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第二,明确告诉学生,作业练习是为了检测学习成果。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一般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追求完成度而不是质量。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就要通过作业来反映,并不一定是看作业的正确与否,更多的是看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思维方式,这样教师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从而共同提高。第三,明确告诉学生,作业错题必须改正,并且要把反思过程理清。反思的过程也是另一种思考的方式,由既定的结果出发,反思为什么会造成错误,知道了错误的原因,错误的改正才是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学生进行反思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态度问题,另一方面是智力因素,也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对于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学生要做的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如上所说,明确作业存在的意义;对于智力因素方面导致的错误,教师就比较辛苦,因为要引导学生对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到底是思考方式出现偏差,还是基本概念理解错误等。

二、反思完成作业时的态度

态度决定人生。自身的学习状态无疑对学习的影响十分巨大,而且学习态度贯穿学习的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只能流于表面,而不能真正掌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态度的反思时,可以通过询问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写作业时的环境是否嘈杂,是否边吃边写,边看电视边写等,还应该告诉学生,如果完成作业的时候一心一意,那么很多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管什么作业都应该认真对待。

三、反思解题过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生完成作业时容易犯的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没有看懂题目要求;没有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计算错误;书写不规范;定义公式应用错误等,学生可以就自己犯的错误同以上常见的类型对比从而进行反思,教师也可以从旁辅助,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思维过程,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并从基本概念、知识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教师和学生最好要进行面对面交流,当着学生的面询问学生的思考方式,如“这道题你的想法是什么?”等一些简单的问题,却能够让教师找出学生思维的漏洞。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举例来说,学生在做练习题: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时,就特别容易漏掉某些因数,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说出他找因数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清楚学生为什么会漏掉。一般而言,这种找因数的题目,学生都特别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一定的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因数也好,倍数也好,都涉及到乘法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表的顺序找因数,还可以根据自然数的顺序来找因数。

再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关于“圆”的相关知识为例,学生在解决圆的知识的应用问题时,容易将题目要求或题目隐含意义弄错。如这题: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错误原因也很普遍:误认为射程是直径或者错将周长计算公式当成面积计算公式。这种错误的出现既可以认为是学生的理解失误,也可以认为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导致。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解题过程,并不一定要面对面就可以确定学生的错误原因,并进行评语提醒学生进行反思。

四、反思作业的结果

作业结果的呈现出现错误也是学生错误出现最多的一种形式,这主要归因于学生对题目内容的单位或者参数等理解不清,这种错误可大可小,小到答案的单位错误,大到整个解题过程错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解题结果,引导学生反思每一步的思考过程,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进行改正。

总结:

高段学生已经初步具有错误反思的能力,但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开发和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对教师而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积极鼓励自我反思,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之间展开对话和交流,从而使学生充分释放潜能,促其积极发展;对学生而言,每次的反思仅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只有通过持之以恒,进行不断的反复强化,使自发行为提升到自觉行为,反思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总之,随着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学生会改变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自觉性,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秀烟.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微反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4):70-71.

[2]张亚萍.反思作业 提升思维——例谈小学数学作业的反思性指导[J].小学数学教师,2021(09):69-72.

猜你喜欢
高段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关于后所小冲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